[实用新型]一种钢拱架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65671.4 | 申请日: | 2020-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7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谢立;颜承东;薛刚;李国栋;潘殿荣;费文涛;邵广彪;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20/00;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拱架 隧道 初期 支护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钢拱架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包括与钢拱架连接的内弦撑结构,以及与内弦撑和钢拱架连接的连接撑结构,将锚索进行两道锚定,本发明内设弦撑外锚可以有效利用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充分利用围岩的稳定性,通过预应力锚索将松动的围岩再次挤密稳定,并通过锚索与钢拱架背后的岩体,与钢拱架有效结合形成一个受力整体,提高了围岩的稳定性,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隧道施工空间的完整性,有利于大型设备在隧道开挖空间内机械化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钢拱架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隧道及地下空间工程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开挖后需要进行初期支护施工。根据开挖断面的大小,常见的开挖工法有:(1)一般小断面根据围岩情况可采用:全断面、台阶法;(2)大断面一般根据围岩情况可采用:中隔壁法、双侧壁导洞法、双联拱法等。目前隧道及地下空间的开挖断面,为满足各种使用功能要求,断面尺寸越来越大,这就造成了开挖困难。断面的增大,带来开挖工法及支护工艺的进步及改变。中隔壁法、双侧壁导洞法、双联拱法共同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临时支撑施工会占用隧道开挖断面的中部空间。为了开挖安全,人为的将隧道开挖断面分割,化大为小有效降低开挖安全风险,但是增加了施工难度。因为临时支撑架设,如CD法临时支撑架设后将开挖断面缩小一半, CRD法临时支撑架设后将开挖断面缩小至原开挖断面的1/4,双侧壁导洞法将开挖断面缩小至原开挖断面的1/3。这几种方法因为开挖断面缩小,大型机械如大功率挖掘机、三臂凿岩台车、喷浆机等大型设备都不能在隧道内有效施工,会影响到隧道施工的效率,增加了施工成本。在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快速高效的解决上述支护问题,就能够顺利施工,缩短工程建设周期,这是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施工过程中一致研究改进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拱架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钢拱架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包括钢拱架,钢拱架上打设有锚索,沿隧道开挖方向设置有若干组内弦撑结构,所述每组内弦撑结构包括两根内弦撑,两根内弦撑上端固定在隧道拱顶位置处的钢拱架上,下端分别固定在隧道起拱线以上的两个拱腋角位置处的钢拱架上;在钢拱架和内弦撑之间设置若干连接撑,连接撑一端固定在钢拱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内弦撑上,连接撑与内弦撑之间形成若干个三角形闭合结构;在隧道初期支护表面,锚索与钢拱架交接处固定腰梁A,在腰梁A上均匀布置打设孔,通过锚具进行第一道锚定;在锚索与内弦撑交接处,设置腰梁B,腰梁B与内弦撑垂直,在腰梁B上均匀布置打设孔,通过锚具进行第二道锚定。
所述钢拱架为提前预制。
所述内弦撑与钢拱架采用同类型工字钢。
所述内弦撑通过钢板螺栓与钢拱架连接。
所述腰梁A和腰梁B均选用工16工字钢。
所述打设孔间距为1-2米。
上述的钢拱架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预制加工钢拱架;
(二)隧道上台阶开挖后安装钢拱架,喷射混凝土,及时封闭掌子面,打设锚索;
(三)将内弦撑与钢拱架连接,固定连接连接撑;
(四)在隧道初期支护喷锚面,锚索与钢拱架交接处固定腰梁A,在腰梁A上布置预应力锚索打设孔,施加预应力,达到锁定值后固定锚具,完成第一道锚定;在锚索与内弦撑交接处设置腰梁B,在腰梁B上布置预应力锚索打设孔,施加预应力,达到锁定值后固定锚具,完成第二道锚定;
(五)上台阶开挖掘进一定距离后进行下台阶施工,待下台阶掘进一定距离后,施工隧道二次衬砌仰拱,在隧道二次衬砌仰拱施工完成后,根据二次衬砌边顶拱二衬台车长度,分段拆除上台阶内弦撑和连接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未经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56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