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滑动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65631.X | 申请日: | 2020-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3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志;刘付国贵;马兴沛;刘贝贝;周裕;伍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C29/04 | 分类号: | F16C29/04;F16C33/3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泳祥 |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滑动 连接 结构 | ||
1.一种双向滑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滑动管(100),呈左右相对平行设置,所述滑动管(100)呈前后延伸设置,所述滑动管(100)的横截面呈矩形状;
双向滑车(200),包括呈中空结构的车架(210)、滑轮机构,所述车架(210)包括呈左右相对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211)、呈上下相对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212),两个第一侧板(211)与两个第二侧板(212)相互连接形成呈矩形体状的车架(210),所述两个滑动管(100)套设于车架(210)内,所述滑轮机构包括三个第一滑轮组和两个第二滑轮组,其中一个第一滑轮组设置于两个滑动管(100)的外侧壁之间,两个滑动管(100)通过所述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轮组相互滚动接触,另外两个第一滑轮组分别设置于两个滑动管(100)与两个第一侧板(211)之间,两个第二侧板(212)分别通过所述另外两个所述第一滑轮组与两个滑动管(100)的滚动接触,两个第二滑轮组分别设置于两个滑动管(100)与两个第二侧板(212)之间,两个第一侧板(211)分别通过两个第二滑轮组与两个滑动管(100)的滚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向滑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单元,所述第一滑轮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滑动轮(220),所述第一滑动轮(220)的轴向呈上下延伸,所述第一滑动轮(220)可转动安装于第二侧板(212)的内侧,两个滑动管(100)通过所述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轮组上的第一滑动轮(220)相互滚动接触,两个第二侧板(212)分别通过所述另外两个所述第一滑轮组上的第一滑动轮(220)与两个滑动管(100)的滚动接触,所述第二滑轮组包括第二滑轮单元,所述第二滑轮单元包至少两个第二滑动轮(230),所述第二滑动轮(230)的轴向呈左右延伸的第二滑动轮(230),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滑动轮(230)可转动安装于第一侧板(211)的内侧,两个第一侧板(211)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二滑轮组上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滑动轮(230)与两个滑动管(100)的滚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向滑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单元还包括轴向呈上下延伸的第一连接轴(221),所述第一连接轴(22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二侧板(2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轮(220)套装于第一连接轴(221)上,所述第二滑轮单元还包括轴向呈左右延伸的第二连接轴(231),所述第二连接轴(23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个第一侧板(2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轮(230)套设于第二连接轴(2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向滑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单元设有多个,多个第一滑轮单元沿滑动管(100)的轴向呈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滑轮单元设有多个,多个第二滑轮单元沿滑动管(100)的轴向呈间隔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向滑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11)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槽(213),所述第一通槽(213)与第一滑动轮(220)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滑动轮(220)的外侧伸进第一通槽(213)内,所述第二侧板(212)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通槽(214),所述第二通槽(214)与第二滑动轮(230)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滑动轮(230)的外侧伸进第二通槽(21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向滑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第一侧板(211)靠近两个第二侧板(212)的两边沿上均设有多个卡槽(215),多个卡槽(215)沿所述第一侧板(211)的边沿呈间隔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12)靠近两个第一侧板(211)的两边沿上均设有多个卡块(216),多个卡块(216)分别与多个卡槽(215)一一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向滑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管(100)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横管(110),所述横管(110)与滑动管(100)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56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学教育用模具展示装置
- 下一篇:透镜、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