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板生产产生的干膜渣硬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5478.0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9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平;彭小福;汪强;汪国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遂宁市瑞思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杨洪婷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遂宁市明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生产 产生 干膜渣 硬化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B板生产产生的干膜渣硬化处理装置,包括聚丙烯材质的储液桶和配置储液桶桶壁的出渣口,所述出渣口靠近桶底且配置有阀门,所述储液桶配置有搅拌机,所述储液桶配置有桶盖,所述桶盖配置有接通压缩空气的第一刮料部件,所述储液桶桶壁配置有接通压缩空气的第二刮料部件,所述第一刮料部件用于沿储液桶桶壁喷射压缩空气并将附着在桶壁上的干膜渣吹至桶底,所述第二刮料部件用于沿储液桶桶底喷射压缩空气并将附着在桶底的干膜渣吹出出渣口。本实用新型能减少储液桶内干膜渣的残留量,提高储液桶出料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膜渣处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PCB板生产产生的干膜渣硬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PCB制程产业中会用到干膜,干膜通过去膜后产生膜渣,干膜渣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或存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干膜渣硬化处理是指将碱性的干膜渣与酸反应,便于将过滤出干膜渣中水分,未经硬化处理的干膜渣是碱性的浆料,直接用离心机进行脱水难以达到设定的脱水率。
现有已公开的专利名称为“干膜渣混合液减量处理收集装置”、公布号为CN105234161A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具体公开了吨袋、旋转微滤机、储液桶、搅拌机、反应箱和主支架,主支架上依次固定旋转微滤机和反应箱,反应箱内设有搅拌机;反应箱的出料端通过自流管连接旋转微滤机,旋转微滤机的出液端下端设有储液桶,储液桶上设有废酸出口,旋转微滤机的出料端设有吨袋;所述反应箱上依次设有压缩空气进口、蒸汽进口、蒸汽出口和废酸进口。工作时,废酸由废酸进口进入反应箱,干膜渣由工人从加料平台加入反应箱中。混合液在反应箱内经过搅拌、曝气以及真气加热后,自流进入旋转微滤机。滤液自流进入下方的储液箱,部分回流至反应箱,其余外排。干膜渣则由旋转微滤机直接排送到吨袋内。
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干膜渣与废酸以自流的方式流入自流管,通过自流管流出储液桶,但是,这使得储液桶桶壁上有附着干膜渣,储液桶内残留大量干膜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PCB板生产产生的干膜渣硬化处理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干膜渣与废酸以自流的方式流入自流管,通过自流管流出储液桶,但是,这使得储液桶桶壁上有附着干膜渣,储液桶内残留大量干膜渣的问题,实现减少储液桶内干膜渣的残留量,提高储液桶出料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PCB板生产产生的干膜渣硬化处理装置,包括聚丙烯材质的储液桶和配置储液桶桶壁的出渣口,所述出渣口靠近桶底且配置有阀门,所述储液桶配置有搅拌机,所述储液桶配置有桶盖,所述桶盖配置有接通压缩空气的第一刮料部件,所述储液桶桶壁配置有接通压缩空气的第二刮料部件,所述第一刮料部件用于沿储液桶桶壁喷射压缩空气并将附着在桶壁上的干膜渣吹至桶底,所述第二刮料部件用于沿储液桶桶底喷射压缩空气并将附着在桶底的干膜渣吹出出渣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刮料部件配置为若干第一喷头,若干所述第一喷头以储液桶桶口形状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刮料部件配置为若干第二喷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桶盖与储液桶固定且密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桶盖配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配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桶盖配置有用于检测储液桶内气压的气压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桶内配置有曝气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刮料部件、第二刮料部件,利用第一刮料部件、第二刮料部件将附着在储液桶桶壁和桶底的干膜渣吹至出渣口,减少储液桶内干膜渣的残留量,提高储液桶出料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遂宁市瑞思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遂宁市瑞思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5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