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5410.2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4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梦;张峰;谢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3/04 | 分类号: | H01T13/04;H01T13/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焦天雷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火 线圈 高压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高压连接杆的容置腔由上至于下划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容置腔第一腔体内设有点火弹簧,容置腔第二腔体插入火花塞,点火弹簧与火花塞杯状口在第二腔体内形成接触,容置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接处内壁设有导向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为新型点火弹簧提供导向,可以自适应的调节弹簧在安装过程中的方向,使其准确无误的装配至火花塞杯状端口内,避免了尖端放电,漏电,火花塞爬电等失效,从而降低发动机的失火率,提升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产品失效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发动机对点火电压的要求越来越高,由原本25kV提升至35kV,乃至更高。由于击穿电压的增高,火花塞的结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传统的螺帽结构演变成杯状火花塞结构,如图1、图2所示。众所周知,点火线圈是通过点火弹簧将高压传递给火花塞的,那么点火线圈的点火弹簧结构也将随之改变,产生了与杯状火花塞结构配合使用的新型点火弹簧结构,如图3、图4所示。点火弹簧安装在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中,其与火花塞的配合至关重要,若配合不好则会有尖端放电以及漏电风险,导致发动机失火,所以如何确保新型点火弹簧与新型火花塞的连接性有重大意义。
目前,火花塞的变化导致了点火弹簧的变化,所有的关注点都在两者的配合连接处,但往往忽略了点火弹簧与接杆的配合。由于点火弹簧的结构变化,导致了点火弹簧和火花塞的配合形式发生了变化。传统型的配合方式是点火弹簧端部的喇叭口可以卡住火花塞上端的螺帽,这种配合方式经过了试验和市场的考验,配合安全系数很高,是传统型比较普遍运用的一种配合形式。但新型的火花塞螺帽处改成了杯状的结构,那么点火弹簧的端部也要随之改变,新型点火弹簧的设计则是弹簧端部插入火花塞的杯口进行配合,颠覆了传统型固有的配合方式。一般的设计者关注了此处的变化,即认为新型点火弹簧和新型火花塞的配合就没有问题了。其实不然,由于新型弹簧的端部变细,不能像传统型那样卡住火花塞的螺帽,所以点火弹簧细端如何准备的插入新型火花塞的杯状口至关重要。若两者配合不好,点火弹簧即不能正确传递点火线圈的高压,导致发动机失火。常见的问题诸如点火弹簧不入火花塞杯口,而被螺帽边缘卡住,容易发生尖端放电,火花塞爬电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避免新型点火弹簧与火花塞安装配合错位(偏移)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高压连接杆的容置腔由上至于下划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容置腔第一腔体内设有点火弹簧,容置腔第二腔体插入火花塞,点火弹簧与火花塞杯状口在第二腔体内形成接触,容置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接处内壁设有导向结构。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所述导向结构是锥台,所述锥台小端内切圆内径为D1,D2<D1≤D3,D2是与火花塞接触处点火弹簧的直径,D3是与点火弹簧接触处火花塞杯状口的内径。这样设计可以保证点火弹簧能够穿过导向结构落入火花塞的杯状口。锥台小端指锥台内切圆内径小的一端,锥台大端指锥台内切圆内径大的一端。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所述锥台是圆锥台或n棱锥台,n≥3。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在所述导向结构上方的第一腔体内壁还设有导向限位结构。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所述导向限位结构是锥台。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点火弹簧是沙漏形结构弹簧,该弹簧沙漏形结构较大一端即,该弹簧沙漏形结构内径较大一端。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所述锥台小端内切圆内径为Da,Db<Da ≤Dc,Db是点火弹簧沙漏形结构较小一端直径,Dc是点火弹簧较大一端直径。弹簧较小一端即,弹簧内径较小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5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灌溉污水过滤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家具加工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