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刺介入手术压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5048.9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4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鞠东升;陈丽辉;靳颖;王梦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鞠东升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熊军 |
地址: | 138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刺 介入 手术 压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穿刺介入手术压迫装置,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主定位板,所述主定位板上螺纹连接有穿刺筒,所述穿刺筒的内部开设有穿刺槽,所述穿刺筒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压迫板,所述压迫板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杆,两个所述定位杆分别位于穿刺筒的左右两侧,所述主定位板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杆的顶部贯穿定位槽并延伸至主定位板的顶部,所述压迫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迫气囊,所述支撑梁底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梁。该实用新型,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直接通过转动进行使用,并且在进行挤压的时候可以通过人手动进行挤压控制力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穿刺介入手术压迫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介入治疗应用数字技术,扩大了医生的视野,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穿刺点),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如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等。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介入手术需要医生一直拿着介入导管进行手术工作,长时间的手术不仅会导致医生手部酸痛,而且在需要进行其他操作的时候非常不方便,因此提供一种穿刺介入手术压迫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刺介入手术压迫装置,具备取用方便、使用省力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介入手术需要医生一直拿着介入导管进行手术工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取用方便、使用省力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穿刺介入手术压迫装置,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主定位板,所述主定位板上螺纹连接有穿刺筒,所述穿刺筒的内部开设有穿刺槽,所述穿刺筒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压迫板,所述压迫板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杆,两个所述定位杆分别位于穿刺筒的左右两侧,所述主定位板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杆的顶部贯穿定位槽并延伸至主定位板的顶部,所述压迫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迫气囊,所述支撑梁底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远离支撑梁的一段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四个固定孔,四个所述固定孔均匀分布在固定板的四个角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梁与固定梁的连接部位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支撑梁的可转动角度为180°。
优选的,所述主定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警示器,所述穿刺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警示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穿刺筒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螺纹旋钮,所述螺纹旋钮的位于穿刺筒的顶部,所述螺纹旋钮上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压迫气囊呈环形,所述压迫气囊的内径大于穿刺筒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圈,四个所述固定孔均位于密封圈的内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刺介入手术压迫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鞠东升,未经鞠东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50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