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鱼礁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4960.2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4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超熙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75 | 分类号: | A01K61/75;A01G33/00;A01K61/8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田怡春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人工鱼礁,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浮体经第一链绳接集鱼部,集鱼部经第二链绳接固定锚;集鱼部的上板与下板间形成集鱼腔;上板与上附板间、下板与下附板间形成附腔;上板和下板上设若干第一孔,上附板和下附板上设若干第二孔;各板间由支杆连接;上板中部设饵料槽,浮体上设投饵斗,投饵斗经柔性管体与饵料槽连通;饵料槽底部设投饵口,内置投饵辊,其上设输饵槽;投饵辊两端的转轴转设于饵料槽侧壁上并设拨杆;集鱼部设若干海藻生长浮带;上附板上设容置槽,内置海藻播种袋。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自然的生存环境,以达到良好的适于生物栖息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已经广泛开展人工鱼礁建设,进行近海海洋生物栖息地和渔场的修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现有的人工鱼礁,其构成物主要是形状不规则的自然石块和树木,或者结构较为简单的水泥预制块,这样构成的人工鱼礁,其形状和内部结构都难以达到良好的适于生物栖息的状态,可控性较差;且水泥预制块等构造物都需要再消耗很多资源,造成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人工鱼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人工鱼礁难以达到良好的适于生物栖息的状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人工鱼礁,包括浮体,所述浮体的下方设置集鱼部,所述集鱼部由第一链绳与浮体连接;所述集鱼部的下方设置有固定锚;所述固定锚由第二链绳与集鱼部连接;
所述集鱼部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形成集鱼腔;所述上板的上方设置上附板,所述下板的下方设置下附板,所述上板与上附板之间、所述下板与下附板之间均形成附腔;所述上板和下板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一孔,所述第一孔连通集鱼腔与附腔;所述上附板和下附板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二孔,所述第二孔连通附腔与外部水体;所述上附板与上板之间、上板与下板之间、所述下板与下附板之间均由支杆连接;
所述上板的中部设置有饵料槽,所述浮体上设置有投饵斗,所述投饵斗经柔性管体与饵料槽的顶部连通;所述饵料槽的下端伸入至集鱼腔内,所述饵料槽的底部开设有条状的投饵口,所述投饵口内容置有圆柱状的投饵辊,所述投饵口的侧壁为与投饵辊匹配的弧形壁;所述投饵辊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凹陷的输饵槽;所述投饵辊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饵料槽的侧壁上,且所述转轴延伸至饵料槽的外部;位于饵料槽外部的转轴上设置有拨杆;
所述集鱼部上设置若干海藻生长浮带;所述上附板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容置有海藻播种袋。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包括浮架,所述浮架上设置有气囊;所述投饵斗设置于浮架上;
所述浮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环,所述上附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链绳连接于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锚包括锚块本体,所述锚块本体的下端设置有锥形体,所述锥形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槽;
所述锚块本体上设置斜向下方延伸的刺锚,所述刺锚上设置若干刺尖。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下板、上附板和下附板的外端部均向上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与第二孔在竖直方向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拨杆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拨杆由转轴向外侧呈辐射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海藻生长浮带设置于上板的外端部、下端板的外端部、上附板的外端部、下附板的外端部和上附板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超熙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超熙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49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