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综合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4957.0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4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超熙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1/54;A01K61/30;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田怡春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养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综合养殖装置,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上框架、中框架和下框架;分别由上侧柱和下侧柱连接,形成扇贝养殖框和海参养殖框;上框架、中框架和下框架上均覆盖第一防护网,扇贝养殖框的侧面和海参养殖框的侧面均覆盖第二防护网;第二防护网上设操作口和锁紧件;上框架与中框架间接若干定位绳索,相邻定位绳索间留间隙,定位绳索上由上至下间隔设若干穿耳针;扇贝养殖框内设若干第一海藻生长浮带;下框架上设隔板,绕形成若干海参养殖槽,放弃上端为敞开口;海参养殖槽内容置石块;相邻海参养殖槽间形成分隔槽,内设第二海藻生长浮带。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自然的生存环境,以达到良好的适于生物栖息的状态,提高养殖产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综合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在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有鱼、虾、扇贝、海参等的养殖。
在扇贝养殖技术方面,主要有两种养殖方法。第一种是底播养殖法,即通过底播增殖(放流增殖)技术,将扇贝苗由潜水员到水下撒播或者在船上直接播撒到合适的养殖水域进行养殖;第二种是筏式养殖,即筏式吊笼养殖和筏式穿耳养殖,将扇贝苗放入养殖笼内,然后将养殖笼悬挂在养殖浮筏上进行养殖。但是,底播增殖存在海底敌害生物较多,侵害严重,存活率低,采捕比较困难等缺点,对养殖海域底质要求也比较苛刻。而筏式养殖需要定期对扇贝苗进行分笼处理,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且笼内扇贝间存在相互咬壳致死现象。
在海参养殖技术方面,通常在海里造人工鱼礁,将海参苗投放在人工鱼礁内。通常是在海床上投放大量的石头,使其成石头堆,然后将海参苗投放在石头之间的空隙中,使其在此生长和觅食。但是,如果投放的石头太大,石头个数少,彼此间形成的空隙少,使海参生存空间小。如果石头小一些,则在急流和风暴潮的冲击下石堆散开,平铺在海床上,不存在能阻挡海流的稳定空隙,海参没有固定的生存空间,随海流四处漂流,导致养殖收益很低。
在通常情况,扇贝与海参是分别进行养殖,对水体的利用率不高,不能很好的提高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综合养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养殖方式难以达到良好的适于生物栖息的环境及水体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综合养殖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框架、中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与中框架之间由上侧柱连接,所述中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由下侧柱连接;所述上框架、中框架与上侧柱形成扇贝养殖框,所述中框架、下框架和下侧柱形成海参养殖框;所述上框架、中框架和下框架上均覆盖有第一防护网,所述扇贝养殖框的侧面和海参养殖框的侧面均覆盖有第二防护网;所述第二防护网上设置有操作口,所述操作口处设置锁紧件;
所述上框架与中框架之间连接若干定位绳索,相邻定位绳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定位绳索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若干穿耳针;
所述扇贝养殖框内设置有若干第一海藻生长浮带;
所述下框架上设置有竖向的隔板,所述隔板围绕形成若干海参养殖槽,所述海参养殖槽的上端为敞开口;所述海参养殖槽内容置有石块;
相邻海参养殖槽之间形成分隔槽,所述分隔槽内设置有第二海藻生长浮带。
进一步地,所述上框架、中框架和下框架结构相同,均包括矩形的外框、若干连接于外框相对边之间的梁杆及位于外框的对角线上的加强杆。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绳索连接于上框架的梁杆与中框架的梁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海藻生长浮带设置于中框架的梁杆上,且所述第一海藻生长浮带设置于相邻定位绳索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超熙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超熙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4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