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流式生物强化型防堵塞人工湿地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64844.0 | 申请日: | 2020-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4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聪聪;孔强;徐景涛;王倩;张艳梦;杜远达;刘宁;徐飞;梁耿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 地址: | 25035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升流式 生物 强化 堵塞 人工 湿地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流式生物强化型防堵塞人工湿地系统,系统包括湿地主床体和调节水池,其中,所述湿地主床体中,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升流强化单元、基质层和植物种植层,其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升流强化单元包括进水管道、曝气管道和生物强化填料,进水管道的顶部为镂空结构;曝气管道设置于进水管道内部,生物强化填料分布于进水管道内,进水管道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调节水池设置于湿地主床体的进水侧,通过所述进水口与湿地主床体内部联通,调节水池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净化领域,涉及一种升流式生物强化型防堵塞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人工湿地是模仿天然湿地系统,由人工建设和构造的水质净化系统,具有易于维护、运行费用低且能够美化环境等优点,其应用数量及规模日益增加。人工湿地系统主要由基质、湿地植物及微生物构成。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正是通过这三部分的作用,包括基质吸附、植物吸收及其表面吸附,以及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完成的。其中,基质的吸附作用是一种物理化学过程,并且存在着吸附和解吸的可逆变化过程;植物的吸收主要利用其主动或被动吸收,能够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进入到植物体内,被吸收利用的物质一般以小分子为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且过程较为缓慢。因此,通过植物和基质作用去除污染物存在着不彻底、选择性强、过程缓慢等缺点。而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降解成小分子无机物或合成细胞物质,则能够完全彻底快速地将污染物去除。并且由于微生物种类丰富,一些微生物还能够特异性地降解环境中大分子或难降解的有机物,对高浓度废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人工湿地系统中,虽然基质和植物表面附着生长着微生物,但微生物量较少,难以将微生物的降解功能充分发挥。从强化微生物的角度入手,能够将人工湿地系统的水质净化能力进一步提升,对其在污水深度处理及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此外,传统人工湿地普遍采用水平流、垂直流等运行方式,其中的植物残体、水中悬浮颗粒等容易沉积,从而导致人工湿地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基质的堵塞现象,基质堵塞后不仅影响水的动力学条件,还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有效净水容量,降低了水质净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流式生物强化型防堵塞人工湿地系统及污水净化方法。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升流式生物强化型防堵塞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湿地主床体和调节水池,其中,
所述湿地主床体中,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升流强化单元、基质层和植物种植层,其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升流强化单元包括进水管道、曝气管道和生物强化填料,进水管道的顶部为镂空结构;曝气管道设置于进水管道内部,生物强化填料分布于进水管道内,进水管道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所述调节水池设置于湿地主床体的进水侧,通过所述进水口与湿地主床体内部联通,调节水池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利用所述升流式生物强化型防堵塞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需要净化的污水经过滤后进入调节水池中,通过进水口进入进水管道中,同时向进水管道中曝气,并使生物强化填料上富集生物膜,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
初步净化后的污水在曝气的作用下自下而上流经湿地主床体,并将溶解氧带入湿地床,在基质吸附、植物吸收及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下进一步进行水质净化,净化后的水自出水口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以上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4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