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化工反应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63839.8 | 申请日: | 2020-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1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谢焕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普康恒旺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28 | 分类号: | B01J19/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化工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化工反应釜,一种高性能化工反应釜,包括外壳、升降机构和反应釜;外壳:所述外壳包含底座、缓震板、支撑柱和外箱,所述底座为实心金属底座,且底座的四角设有四个螺孔以便于底座的固定,所述缓震板为硬性胶板,缓震板置于底座的上表面中部,且缓震板的中部设有开槽,所述支撑柱共设有四根,四根支撑柱的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缓震板的上表面四角,所述外箱的竖直向中部开设有圆柱形通槽,外箱的上表面四角开设有凹槽,且外箱的下表面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四根支撑柱的上端面;反应釜为圆柱式反应釜,并由电机带动反应釜产生转动,且反应釜的外侧设有外箱和缓震板,从而提升反应釜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化工反应釜。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各种化学原料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对各种不同性质的化学原料的混合使用,但是多种不同的化学原料混合搅拌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气体甚至有毒物质,由此便促进了反应釜的产生,但是现有反应釜多为固定式反应釜,化学原料投入后依靠化学原料自身的特性产生反应,有时会出现反应不完全或效率过低的情况,且现有反应釜的安全性不是很理想,易出现泄露等意外,从而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性能化工反应釜,反应釜为圆柱式反应釜,并由电机带动反应釜产生转动,且反应釜的外侧设有外箱和缓震板,从而提升反应釜使用时的安全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化工反应釜,包括外壳、升降机构和反应釜;
外壳:所述外壳包含底座、缓震板、支撑柱和外箱,所述底座为实心金属底座,且底座的四角设有四个螺孔以便于底座的固定,所述缓震板为硬性胶板,缓震板置于底座的上表面中部,且缓震板的中部设有开槽,所述支撑柱共设有四根,四根支撑柱的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缓震板的上表面四角,所述外箱的竖直向中部开设有圆柱形通槽,外箱的上表面四角开设有凹槽,且外箱的下表面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四根支撑柱的上端面;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含推杆电机、推杆和上盖,所述推杆电机共设有四个,四个推杆电机分别固定安装于外箱的上表面四角开槽内,推杆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开关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推杆共设有四根,四根推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推杆电机的电机轴,所述上盖的竖直向中部开设有圆柱形通槽,且上盖的下表面四角分别与对应的推杆上端面固定连接;
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包含釜体、内槽、限位柱、釜盖和轴承,所述釜体置于外箱的通槽内部,所述釜盖置于上盖的通槽内部,且釜盖的上端延伸至上盖的上表面上方,所述轴承共设有四个,四个轴承的内环面分别转动连接釜体和釜盖的外环面上下两侧,且四个轴承的外环面分别固定连接外箱和上盖的通槽内弧面的上下两侧,所述内槽共设有四个,四个内槽呈圆环状开设于釜体的上环面,所述限位柱共设有四个,四个限位柱固定安装于釜盖的下环面,且限位柱与内槽一一对应;
其中:还包括电机和延长轴,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缓震板的开槽内,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开关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延长轴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且延长轴的上端面固定连接釜体的下表面中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气孔,所述气孔开设于釜盖的上表面中部,且气孔的内部设有隔离网。气孔将反应釜内部化工原料发生反应时产生的高压有毒气体导出,且气孔连接外部抽风管道,以保证反应釜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抗腐蚀性软胶圈,密封圈共设有两个,两个密封圈分别固定安装于釜体和釜盖的相对环面上。密封圈可提高釜体和釜盖接合时的密封性,从而提高整个反应釜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螺栓,所述密封螺栓与釜体的下表面偏心位置所开设的螺孔螺纹连接。釜体的下部螺孔可在不打开釜盖的情况下,通过外接软管将反应好的化工原料导流出釜体内部,从而降低收取化工原料时对外界产生的污染,密封螺栓将釜体的下部螺孔封紧,以保证釜体在转动时化工原料不会泄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普康恒旺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南阳普康恒旺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38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辊张紧机构和烫平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拉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