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穴盘育苗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3419.X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东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周勇 |
地址: | 118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育苗 托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穴盘育苗托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端嵌接有垫板,所述支撑座的左右两侧上端焊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端通过销轴分别活动安设有左支撑架与右支撑架,所述左支撑架的里侧通过连轴活动安设有第一安装架,所述右支撑架的里侧通过连轴活动安设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的底侧通过销轴与底侧的安装座活动相连,该实用新型能提升整体的育苗效率,同时配合磁铁与豁口设计,整体结构更加的稳定,在不需要进行使用时,依次将托盘上的育苗盘收取即可,驱动电动推杆即可实现收纳,大大节省了相应的空间,同时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整理,提升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穴盘育苗托架。
背景技术
容器育苗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移栽时间灵活等优点,在种苗业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育苗期的肥水管理中,主要采用喷淋和底部灌水的方式进行。在种苗枝叶多的时候喷淋的水分被叶片遮挡流失,但是在穴盘育苗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托架对育苗托盘进行固定,只是单一的进行展开,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发明人经研究发现,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育苗工作,虽然也能起到相应的育苗效果,但是在育苗过程中十分不方便进行管理,同时在育苗结束后,也不便对相应的育苗盘进行回收,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影响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穴盘育苗托架,旨在改善在育苗过程中不便进行管理与移动,以及在育苗结束后无法有效对育苗盘进行回收以及收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穴盘育苗托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端嵌接有垫板,所述支撑座的左右两侧上端焊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端通过销轴分别活动安设有左支撑架与右支撑架,所述左支撑架的里侧通过连轴活动安设有第一安装架,所述右支撑架的里侧通过连轴活动安设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的底侧通过销轴与底侧的安装座活动相连,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对接安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通过螺钉与支撑座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的边侧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里侧对接安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里侧的托盘对接相连,所述托盘的底端对接有连管,所述连管与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外侧的对接阀口相连。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垫板不少于四个,所述左支撑架、右支撑架的规格相同,所述电动推杆位于支撑座的上端中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里侧的托盘均不少于四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托盘的四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里侧均嵌接安设有磁铁,所述托盘的截面呈矩形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托盘底侧的连管设有两根,且两根所述连管的规格相同,所述连管的截面直径长度低于连接柱的截面直径长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托盘的内侧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的截面长度为托盘截面厚度的二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穴盘育苗托架,在电动推杆的带动下推动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向上移动,直至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为止,由此在托盘上依次放置育苗盘,通过连管外侧的对接阀口即可向托盘里侧注入水和营养液,提升整体的育苗效率,同时配合磁铁与豁口设计,整体结构更加的稳定,在不需要进行使用时,依次将托盘上的育苗盘收取即可,驱动电动推杆即可实现收纳,大大节省了相应的空间,同时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整理,提升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东学院,未经辽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34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叠加组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中国古代文学远程教育教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