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术纱布数量出血量自动化电子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3300.2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8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梁敏妮;李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G19/62 | 分类号: | G01G19/62;G06M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08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纱布 数量 血量 自动化 电子 测量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电子测量仪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手术纱布数量出血量自动化电子测量仪,包括壳体,壳体中部开有投掷窗口,壳体下方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柱,支撑柱上均设有带锁轮,投掷窗口底部设有两块承接板,承接板内部分别设有重量感应芯片和计数感应芯片,承接板上可拆卸连接有装载盒,投掷窗口一侧设有与计数感应芯片电连接的纱布数量显示屏和与重量感应芯片电连接的出血量显示屏,纱布数量显示屏一侧设有清零键I,出血量显示屏一侧设有清零键II。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电子测量仪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手术纱布数量出血量自动化电子测量仪。
背景技术
现在医院进行的各种手术过程中出血是不可避免的,其大出血也是很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严重的时候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准确计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测量手术中出血量的方法为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暨:通过测量手术后混有血液的冲洗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除以患者抗凝全血的血红蛋白浓度,乘以手术中使用的冲洗液量,计算得出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抗凝全血的血红蛋白浓度以及冲洗液量很容易获得,所以测量出血量的关键在于测量手术后混有血液的冲洗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然而为了保证手术过程中视野的清晰,术者会通过加大冲洗液的用量和速度稀释出血,使得使用过的冲洗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通常极低(<5g/L),远远低于目前各级医院血常规检测仪器的检测范围(20-250g/L),限制了术中出血的测量。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07012177U公开了一种测量出血量的计血垫,包括辅垫、吸血垫和集血袋,所述辅垫设置有两层,且其底层一端设置有粘贴块,所述吸血垫的一端通过粘贴块固定在辅垫的底层,所述辅垫的两端设置有弹性带,所述辅垫的一端通过弹性带固定腿束缚带,所述辅垫的另一端通过弹性带固定腰束缚带,所述辅垫的两侧设置有辅粘贴带,所述辅垫的底层与吸血垫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塑料软板,所述塑料软板的一端设置有椭圆形通孔,所述集血袋的入血口通过椭圆形通孔卡接在塑料软板的背面,通过在辅垫底层设置粘贴块,方便了吸血垫的拆装,在辅垫底层与吸血垫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塑料软板,且卡接集血袋,避免手术中计血量不准确,方便实用。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由于自然环境影响,在超速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容易受环境影响,导致检测不准确,不能及时处理风机超速测试时的危险性。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在手术过程中,会用纱布止血,现有技术中,没有用于准确测量手术过程中出血量的测量仪,并且会发生纱布遗留在患者体内的事故。
因此,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了一种手术纱布数量出血量自动化电子测量仪,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受手术过程出血量测量数据不准确以及纱布被遗留在患者体内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手术纱布数量出血量自动化电子测量仪,包括壳体,壳体中部开有投掷窗口,壳体下方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柱,支撑柱上均设有带锁轮,投掷窗口底部设有两块承接板,承接板内部分别设有重量感应芯片和计数感应芯片,承接板上可拆卸连接有装载盒,投掷窗口一侧设有与计数感应芯片电连接的纱布数量显示屏和与重量感应芯片电连接的出血量显示屏,纱布数量显示屏一侧设有清零键I,出血量显示屏一侧设有清零键II。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出血量显示屏上预先设置干纱布的重量,手术中实时显示手术擦血纱布的重量(g),并转化换算成出血量(ml)在出血量显示屏上显示,可以及时准确评估手术出血量,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计数感应芯片即时准确记录纱布的数量,并在纱布数量显示屏上显示,有效防止纱布遗留患者体内,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3、转载盒的压边设计更符合医疗感染控制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3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