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聚羧酸减水剂制备的输送混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3231.5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6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郑强;万雪峰;张进;王林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太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24;B01F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尹从明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澄迈县***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羧酸 水剂 制备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聚羧酸减水剂制备的输送混匀装置,涉及化工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第一反应釜周侧面设置有引发剂添加口和若干原料添加口,第一反应釜一端与电机连接,电机与轴承连接,轴承设置在第一反应釜内部,轴承周侧面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第二反应釜周侧面设置有碱溶液添加口和出料口,出料口周侧面设置有出料阀门,第二反应釜与温度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加热线圈,保证聚羧酸减水剂温度稳定,通过使用筛孔,使引发剂快速与溶液混合,反应快速,通过使用电机和过渡板,使聚羧酸减水剂的快速混合充分,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聚羧酸减水剂制备的输送混匀装置。
背景技术
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高性能减水剂,是水泥混凝土运用中的一种水泥分散剂。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大坝、隧道、高层建筑等工程。根据其主链结构的不同可以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以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为主链,接枝不同侧链长度的聚醚。另一类是以马来酸酐为主链接枝不同侧链长度的聚醚。以此为基础,衍生了一系列不同特性的高性能减水剂产品。 在聚羧酸外加剂出现之前,有木质素磺酸盐类外加剂,萘系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三聚氰胺甲醛缩聚物,丙酮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氨基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等。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率先成功研制了聚羧酸系减水剂。新一代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克服了传统减水剂一些弊端,具有掺量低、保坍性能好、混凝土收缩率低、分子结构上可调性强、高性能化的潜力大、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等突出优点。
在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过程中,经常发生溶液反应不充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聚羧酸减水剂制备的输送混匀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聚羧酸减水剂制备的输送混匀装置,解决现有的聚羧酸减水剂制备溶液反应不充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聚羧酸减水剂制备的输送混匀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
所述第一反应釜周侧面设置有引发剂添加口和若干原料添加口,所述第一反应釜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与轴承连接,所述轴承设置在第一反应釜内部,所述轴承周侧面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第一反应釜与支架连接,电机可以带动搅拌叶旋转,使反应釜内部的溶液混合,使溶液混合更加均匀快速,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第二反应釜周侧面设置有碱溶液添加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周侧面设置有出料阀门,所述第二反应釜与温度计连接,温度计可以直观检测第二反应釜内部溶液的温度,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调节。
优选地,所述轴承与过渡板连接,所述过渡板与第一反应釜滑动配合,所述过渡板和轴承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过渡板一表面设置有若干锥形孔,所述锥形孔与通孔连通。上述过渡板可以随轴承转动,使通过过渡板()的溶液混合均匀,且溶液通过锥形孔的时间较长,使溶液有充分时间混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应釜内部设置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与喷头连接,所述喷头表面设置有若干筛孔,碱溶液添加剂可以通过筛孔呈雾状喷出,均匀喷洒在溶液表面,使溶液反应快速充分。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应釜与输送管连接,所述输送管一端与第二反应釜连接,所述输送管周侧面设置有输送阀门,第一反应釜内的混合溶液可以通过调节输送阀门输送到第二反应釜。
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应釜内部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部设置有若干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可以保证第二反应釜内部的混合溶液温度稳定。
优选地,所述支架与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支腿连接,所述第二反应釜与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支腿连接,上述结构均起到支撑作用,保证整个装置放置稳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太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太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3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