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治疗用艾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62894.5 | 申请日: | 2020-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7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史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勇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代述波 |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治疗 艾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治疗用艾灸装置,涉及艾灸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难以保证每次向下调节安装座都能使得艾柱发热点与治疗位置保持相同的距离,艾灸效果不够好的问题;具体包括灸筒,灸筒下端连接有底座环,底座环内侧连接有过滤隔板,过滤隔板中部连接有磁疗机构,灸筒侧端开凿有安装孔组,且安装孔组中连接有艾柱,安装孔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灸筒内顶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灸筒上端连接有显示屏,安装孔组中连接有与艾柱相匹配的辅助安装套,且辅助安装套与艾柱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保持艾柱的发热点与治疗部位固定的距离,避免距离的调节而意外烫伤治疗部位,提高艾灸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治疗用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是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隔物灸是一种在艾柱与施灸部位皮肤之间衬隔物品的灸法,已有数千年的临床应用历史。隔物灸通过对穴位的持续温热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疏通痹阻的经络气血,平衡失调的阴阳,从而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但是由于传统灸法的艾熏火燎,温度无法控制,操作繁琐,耗时费力等种种弊端,使其临床地位日渐丢失,因此,用于艾灸的装置应运而生。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631528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艾灸装置,包括灸筒、磁疗机构、艾柱安装座、艾柱和艾灰过滤隔板,上述专利中的艾灸装置存在以下不足:难以保证每次向下调节安装座都能使得艾柱发热点与治疗位置保持相同的距离,艾灸效果不够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医治疗用艾灸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治疗用艾灸装置,包括灸筒,所述灸筒下端连接有底座环,所述底座环内侧连接有过滤隔板,所述过滤隔板中部连接有磁疗机构,所述灸筒侧端开凿有安装孔组,且安装孔组中连接有艾柱,所述安装孔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灸筒内顶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灸筒上端连接有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组中连接有与艾柱相匹配的辅助安装套,且辅助安装套与艾柱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环上开凿有弧形调节孔,且弧形调节孔中连接有束紧带。
优选地:所述弧形调节孔的内壁开凿有多个防滑槽。
优选地:所述底座环上端固定连接有隔灰围挡,且隔灰围挡位于灸筒内侧,所述隔灰围挡侧端开凿有与第三安装孔相匹配的第四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隔灰围挡外端连接有一对定位滑块,所述灸筒内壁开凿有一对与定位滑块相匹配的定位滑槽。
优选地:所述底座环内侧连接有艾灸孔板,且艾灸孔板位于过滤隔板下侧。
优选地:所述灸筒上端开凿有观察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自上而下设置的安装孔组,用户可根据需要使得艾柱位于固定的安装孔中,保持艾柱的发热点与治疗部位固定的距离,避免距离的调节而意外烫伤治疗部位,提高艾灸效果。
2.通过设置的束紧带、弧形调节孔和防滑槽,可利用束紧带将该装置固定在用户需要进行艾灸的部位处,防滑槽供束紧带的放置,防止束紧带在使用时滑动。
3.通过设置的观察孔,用户可从观察孔处查看艾柱的燃烧程度,方便及时调节艾柱的位置,另外,艾柱是水平放置的,其艾灰受自身的重力及时自动折断掉落,不必人工断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治疗用艾灸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勇,未经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28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羽毛球智能训练系统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药品安放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