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油污泥油品回收利用的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2357.0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6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宋纪元;苗森;刘力萍;梁国强;丁贵武;刘学炉;赵宏彬;俞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宁德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广东东实开能能源有限公司;新疆碧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C02F1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赵君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污泥 油品 回收 利用 预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油污泥油品回收利用的预处理装置,包括含油污泥罐、罐底油泥罐、落地油泥罐、溶剂循环回流罐、溶剂改性装置、固液分离装置、电脱盐装置、溶剂回收单元、加氢装置回收油分质单元和固渣干化脱溶装置;加氢装置回收油分质单元与溶剂循环回流罐连通,固渣干化脱溶装置与溶剂循环回流罐连通;与现有的预处理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含油污泥预处理装置的结构更为简单,合理的布局设计,利用溶剂萃取实现对含油污泥油品回收利用,油分被溶剂从含油污泥中萃取出来后,通过蒸馏把溶剂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循环使用,回收油则用于资源化利用,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减轻污染,带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油污泥油品回收利用的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含油污泥是在原油开采、石油炼制与运输、污水处理过程中伴随产生的含油固体污染物之一,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成分复杂多变、含油量高、综合利用方式少、处理难度大等特点一直被石油相关企业列为亟待处理的污染物之一。其产生主要包含沉降罐、储罐、污水罐以及池底泥等产生的罐底油泥;原油开采、井下作业等产生的落地油泥;以及炼油厂进行原油炼制与污水厂进行污水处理产生的油泥。
含油污泥其主要成分是原油、水和泥,含油率通常在10~50%之间。据估计,中国年产含油污泥近300万吨,其中蕴含的原油资源约为60万吨左右。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但同时这些物质也是原油组分。含油污泥既是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同时也是一种资源,含油污泥若不加以处理回收其中的油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含油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困扰油田的一大难题。多年以来我国油田地区的油泥处置方式基本为废弃油坑填埋,不规范的废弃及处置过程,存在着较大的环境污染隐患。如果采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残油回收,那么不仅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会减轻污染,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溶剂萃取作为一种用以去除含油污泥所夹带的油和其他有机物的系统操作技术而被广泛研究,油分被溶剂从含油污泥中萃取出来后,通过蒸馏把溶剂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循环使用,回收油则用于资源化利用,但现有的系统结构都较为复杂,并且回收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采用石脑油馏分溶剂萃取实现含油污泥油品回收利用的预处理装置,该工艺能够有效回收含油污泥中的油品,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油污泥油品回收利用的预处理装置,包括含油污泥罐、罐底油泥罐、落地油泥罐、溶剂循环回流罐、溶剂改性装置、固液分离装置、电脱盐装置、溶剂回收单元、加氢装置回收油分质单元和固渣干化脱溶装置;所述含油污泥罐、罐底油泥罐、落地油泥罐、溶剂循环回流罐分别与溶剂改性装置连通,溶剂改性装置通过固液分离装置分别与电脱盐装置、固渣干化脱溶装置连通,所述电脱盐装置与溶剂回收单元连通、所述溶剂回收单元分别连通加氢装置回收油分质单元和溶剂循环回流罐,加氢装置回收油分质单元与溶剂循环回流罐连通,固渣干化脱溶装置与溶剂循环回流罐连通。
其中,所述溶剂改性装置包括双螺旋锥形混合器和与所述双螺旋锥形混合器连通的熟化搅拌罐,物料通过双螺旋锥形混合器的搅拌,然后进入进入熟化搅拌罐进行循环加热。
其中,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为卧式离心机。
其中,所述溶剂循环回流罐内的溶剂为石脑油。
其中,所述溶剂回收单元包括有溶剂回收塔,所述溶剂回收塔的塔底设置有重沸器,所述溶剂回收塔分别与电脱盐装置、加氢装置回收油分质单元和溶剂循环回流罐连通。
其中,所述固渣干化脱溶装置为过热蒸汽循环干燥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宁德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广东东实开能能源有限公司;新疆碧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宁德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广东东实开能能源有限公司;新疆碧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2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