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脉采血采血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61636.5 | 申请日: | 2020-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0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潘燕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顺县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A61B5/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脉 采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动脉采血采血器,包括存样管和静脉输液针,所述存样管的一端通过接头连接有静脉输液针,所述存样管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块,所述存样管的外侧套接有采样管,所述采样管的内侧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旋连接有第二活塞块,且第二活塞块与采样管滑动连接,所述电机的左侧设有电池,所述采样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采样管、存样管和静脉输液针,不仅有效的降低采血所使用的器材成本,而且动脉穿刺采血时使用输液进针方法,护士操作熟练,穿刺成功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动脉采血采血器。
背景技术
动脉穿刺是临床常见的操作技术,主要进行血气分析检测,了解机体供氧及酸碱平衡情况,是抢救危重病人及监护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在进行动脉穿刺时需要进行采血进行取样检测化验,因此,对动脉采血采血器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动脉采血器一般都是采取持针式进针,护士操作不顺手,进针角度、深浅不好把握,一旦进针失败,重复穿刺成功率低,一次穿刺不成功即浪费采血器,而且现有的动脉采血器费用较高,每个大约在15元左右等,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动脉采血采血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动脉采血采血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动脉采血采血器,包括存样管和静脉输液针,所述存样管的一端通过接头连接有静脉输液针,所述存样管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块,所述存样管的外侧套接有采样管,所述采样管的内侧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旋连接有第二活塞块,且第二活塞块与采样管滑动连接,所述电机的左侧设有电池,所述采样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采样管的底端开设有排气孔。
优选的,所述存样管近静脉输液针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塑料条,所述塑料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管帽,且管帽大小与静脉输液针接头大小一致。
优选的,所述采样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采样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橡胶环,且密封橡胶环位于限位杆的右侧,且密封橡胶环的右端面呈弧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存样管和采样管的横截面均呈椭圆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电池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池壳,所述电池壳的外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框,且限位框内侧上端面和内侧下端面与电池壳外侧上端面和外侧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电触板。
优选的,所述电池壳的左端面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侧与采样管螺旋连接,所述盖板的左侧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横板。
优选的,所述采样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采样管、存样管和静脉输液针,不仅有效的降低采血所使用的器材成本,而且动脉穿刺采血时使用输液进针方法,护士操作熟练,穿刺成功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存样管、2-静脉输液针、3-塑料条、4-管帽、5-第一活塞块、6-采样管、7-限位杆、8-密封橡胶环、9-电机、10-螺纹杆、11-第二活塞块、12-电池、13-电池壳、14-限位框、15-盖板、16-横板、17-橡胶套、18-控制开关、19-电触板、20-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顺县人民医院,未经富顺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1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