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急CT舱内自动消毒灭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1313.6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3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瑶法;潘华素;马兴江;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4 | 分类号: | A61L2/24;A61L2/08;A61L2/10;A61L2/26;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 ct 自动 消毒 灭菌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CT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CT舱内自动消毒灭菌系统,包括舱体,舱体上设有控制器,所述舱体内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消毒灯、感应器一和感应器二,所述感应器一用于检测舱体内是否有动态或静态的人体,感应器二用于检测舱体门的开关状态,控制器用于接收感应器一和二反馈的信号并控制消毒灯的启闭;优点在于:在应急CT舱设置消毒灯、人体感应器、门开关感应器、警报器,利用编译程序控制(PLC或单片机等),通过人体感应器和门开关感应器反馈信号控制消毒灯的开关状态,完成舱内消毒灭菌的同时,自动避免消毒灯对舱内人员的有害辐射以及消毒灯对舱外的辐射泄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T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CT舱内自动消毒灭菌系统。
背景技术
紫外线消毒杀菌是一种无接触的物理方法,紫外线灯运用于应急CT具备广泛的前景。
使用时由人工确认舱内无人且舱门关闭的状态下,开启紫外线灯,但该方式需要专人在现场观察有无辐射泄漏(即门是否打开)和误照射风险(辐射到人体,可能诱发皮肤等组织癌变),并干预紫外线灯的开关状态,该方式操作繁琐、长时间占用人力资源且可靠性较低(人体疲劳),因此如何实现应急CT舱内消毒灭菌且避免对舱内人体误照射的自动控制系统,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CT舱内自动消毒灭菌系统,以实现自动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急CT舱内自动消毒灭菌系统,包括舱体,舱体上设有控制器,所述舱体内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消毒灯、感应器一和感应器二,所述感应器一用于检测舱体内是否有动态或静态的人体,感应器二用于检测舱体门的开关状态,控制器用于接收感应器一和二反馈的信号并控制消毒灯的启闭。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启动、自动运行及急停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系统或单片机。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器一采用红外线阵列传感器AMG8831。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器一采用图像识别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器二采用触电接近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器二采用光电接近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舱体外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警报器。
进一步的,所述警报器为声音警报装置或闪光警报装置或声光警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舱体分为操作舱和扫描舱,操作舱和扫描舱内均设有消毒灯、感应器一和感应器二,操作舱和扫描舱外均设有警报器和控制器,操作舱外的控制器与操作舱上的消毒灯、感应器一、感应器二及警报器电连接,扫描舱外的控制器与扫描舱上的消毒灯、感应器一、感应器二及警报器电连接;所述操作舱内还设有内控制器和内警报器,内控制器与内警报器及扫描舱内的消毒灯、感应器一、感应器二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方案在应急CT舱设置消毒灯、人体感应器、门开关感应器、警报器,利用编译程序控制(PLC或单片机等),通过人体感应器和门开关感应器反馈信号控制消毒灯的开关状态,完成舱内消毒灭菌的同时,自动避免消毒灯对舱内人员的有害辐射以及消毒灯对舱外的辐射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应急CT舱内自动消毒灭菌系统布局示意;
图2为实施例中应急CT舱内自动消毒灭菌系统原理流程示意图;
标号说明
门1,扫描舱2,操作舱3,消毒灯4,感应器一5,感应器二6,控制器7,警报器8,内控制器9,内警报器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1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