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杆及连杆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0935.7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0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闫文珂;张磊;靳旭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内配(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崔金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检测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杆。该连杆包括:连杆本体,所述连杆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特征圆孔,在所述连杆本体的一侧面上设置用于判断正、反的特征点。本申请解决了由于连杆上未设置相应的标记,造成的仅能够判断姿态,而无法有效判断正反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杆及连杆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经常会用图像处理模块,通过捕捉产品的轮廓来识别产品的姿态,以判断是否满足加工需求。判断片状双孔连杆姿态的常用办法是将双孔连杆放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通过视觉系统检测后,如果姿态不对,再进行翻转。连杆上未设置相应的标记,造成的仅能够判断姿态,而无法有效判断正反。
针对相关技术中连杆上未设置相应的标记,造成的仅能够判断姿态,而无法有效判断正反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杆及连杆检测系统,以解决需要连杆上未设置相应的标记,造成的仅能够判断姿态,而无法有效判断正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杆及连杆检测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连杆包括:连杆本体,所述连杆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特征圆孔,在所述连杆本体的一侧面上设置用于判断正、反的特征点。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本体包括:第一圆弧形头、第二圆弧形头,以及连接在第一圆弧线头和第二圆弧线头间的衔接部。
进一步的,以所述第一圆弧形头的中心为圆心设置一第一特征圆孔,以所述第二圆弧形头的中心为圆心设置一第二特征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特征圆孔和所述第二特征圆孔的直径大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弧头的圆弧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弧头的圆弧半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圆弧形头、第二圆弧形头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成梯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本体的厚度为2-3mm的薄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杆检测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连杆检测系统包括:所述的连杆,视觉识别装置以及振动盘,所述连杆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振动盘中,所述视觉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振动盘的上侧;所述视觉识别装置,用于拍摄产品照片,并判断所述产品照片是否符合预设通过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盘上还设置透光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无需调整姿态的方式,通过连杆本体,所述连杆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特征圆孔,在所述连杆本体的一侧面上设置用于判断正、反的特征点;达到了在连杆上设置相应标记点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不仅可以判断连杆的姿态,还可以有效判断正反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连杆上未设置相应的标记,造成的仅能够判断姿态,而无法有效判断正反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杆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连杆本体;2、特征圆孔;4、第一圆弧形头;5、第二圆弧形头;6、衔接部;7、第一特征圆孔;8、第二特征圆孔;9、视觉识别装置;10振动盘;11、透光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内配(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原内配(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09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支持电池的活动式支架
- 下一篇:一种果树种植用嫁接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