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杀菌消毒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0667.9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6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贤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贤铭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2/24;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杨娜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雨***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杀菌 消毒 通道 | ||
一种臭氧杀菌消毒通道,包括舱体和用于向舱体内释放臭氧的臭氧发生装置;所述舱体包括进口和出口。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能够使所有要进入某个密集室内场所或者公交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舱内之前,都能预先通过臭氧杀灭人体身上的各种细菌病毒,避免携带细菌病毒者进入人口密集场所,大大提高健康安全性;且密封空间独立设置,能够实现人员的集中快捷杀毒;另一方面,能够大大提高病毒综合灭活率,有效降低密集场所的人员感染率,也降低密集场所的环境污染率,且臭氧对人体无副作用,环境下无残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杀菌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臭氧杀菌消毒通道。
背景技术
出入密集场所(如小区、商场、医院、各种交通工具的舱内等)时,良好的空气质量、公共场所卫生情况,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尤其是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的情况下更为明显。例如病毒的传播方式有体外传播和体内传播两种,空气传播是病毒体外传播的一种方式。针对人传人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且病毒可在人体外存活一定时间,因此,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病毒携带者,如果人们进入密集场所,就很容易把病毒带入室内,这样就更易产生交叉感染,从而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现有杀菌消毒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酒精或紫外线消毒,又或采用其它化学药剂消毒,但如果采用酒精消毒需要人为涂洒,费时费力,且人们不可能平时携带酒精出门;如果采用紫外线消毒,紫外线会产生光照死角,且对人眼有伤害;如果采用化学药剂消毒,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且还会有残留,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再者,现有方式不适合人员集中快捷杀毒。
众所周知,臭氧与氧气相比较,它具有不同寻常的能力,能够对病毒、细菌毫不留情,是一种高效的消毒物质。我国卫生部门颁布的法规中对臭氧的杀菌作用作了明确的肯定: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它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胞、病毒、真菌等,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臭氧在水中的杀菌速度较氯快。而且臭氧使用后,会自己消失的无影无踪,变成氧气,不像其他化学消毒剂那样,还会有残留,这种化学消毒剂的残留,会对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
中国臭氧产业联合会技术委员会专家、“国家P3实验室”主任李泽琳教授主持了利用臭氧进行灭活SARS病毒的实验,实验中对绿猴肾细胞接种的SARS病毒综合灭活率为99.22%,而且经过三次重复实验,都达到很高的灭活效率,取得了圆满成功。由此可见,臭氧对于传染性很强的病毒也会达到高效杀菌灭毒效果。
综上所述,如何事先对进入密集场所的人们进行高效杀菌消毒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集中快捷,病毒综合灭活率高,健康安全性高的臭氧杀菌消毒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臭氧杀菌消毒通道,包括舱体和用于向舱体内释放臭氧的臭氧发生装置;所述舱体包括进口和出口。
进一步,所述舱体内设有用于检测臭氧浓度的臭氧浓度传感器,所述臭氧浓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舱体的外侧设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舱体设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入口处。
进一步,所述臭氧发生装置设于舱体的内部;或者所述臭氧发生装置设于舱体的外侧或脱离舱体设置,通过管道与舱体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所述臭氧发生装置为臭氧发生器或带臭氧发生器的净化设备。
进一步,所述舱体的进口和/或出口内侧设有风帘机。
进一步,所述舱体内设有照明灯。
进一步,所述舱体为可移动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舱体为可折叠式和可拆卸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贤铭,未经张贤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06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