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筷炒漆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9930.2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41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钭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味家生活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3/09 | 分类号: | B05C3/09;B05C3/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颜丽蓉 |
地址: | 354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筷 炒漆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筷炒漆机,包括固定架、摇摆架、压盘和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筷炒漆机,通过摇摆架的设置,对炒漆过程中的竹筷进行不停拨动,使得上漆更加均匀;压盘的设置,可使箱体内的竹筷保持整齐,不至于在拨动过程中弹起从而造成错乱堆叠的问题;结构简单,使得竹筷上漆处理实现了自动化,极大地节省了人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筷炒漆机。
背景技术
筷子是亚洲国家常用的一种餐具。通常材质为竹制、木制、金属制。由于木质及竹质材料天然孔隙较大,不上漆容易导致食物残渣残留在筷子上,容易引发疾病。现行的筷子加工厂通常采用人工上漆,既在装满油漆的漆桶的侧壁上开一个小孔,在小孔上安装一个带有小孔的橡胶片,然后人工用手拿捏住筷子的大头端,把筷子的小头端通过橡胶片的小孔到达漆桶内,再拔出筷子,筷子的表面上被橡胶片刮去多余的漆,在筷子上会留有一层薄薄的漆。粘有油漆的筷子需要在无尘室进行通风晾干后才能进行包装。这种上漆方式不仅效率极其低下,而且人与漆距离很近,一些有挥发出来的有害气体会被人体吸收,对人体的健康极其不利并且效率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大大提高上漆效率的竹筷炒漆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竹筷炒漆机,包括固定架、摇摆架、压盘和驱动装置;
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宽度大于竹筷的长度,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排屑口,所述固定架上位于排屑口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平行的固定炒漆凸条;
所述摇摆架转动设置于固定架上,所述摇摆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平行的摇摆炒漆凸条,多个所述摇摆炒漆凸条与多个固定炒漆凸条交错间隔设置;
所述压盘与箱体的进料口形状相同;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固定架的一侧并控制摇摆架于固定架上来回往复运动。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偏心轮和曲柄,所述电机通过带轮带动偏心轮转动,所述曲柄一端连接偏心轮,另一端与摇摆架的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炒漆凸条上设置有三角形的凸缘,所述摇摆炒漆凸条的形状与固定炒漆凸条的形状相同,所述摇摆炒漆凸条上的凸缘高度小于固定炒漆凸条上凸缘的高度。
其中,所述箱体下方设置有废料槽。
其中,所述废料槽内设置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筷炒漆机,通过摇摆架的设置,对炒漆过程中的竹筷进行不停拨动,使得上漆更加均匀;压盘的设置,可使箱体内的竹筷保持整齐,不至于在拨动过程中弹起从而造成错乱堆叠的问题;结构简单,使得竹筷上漆处理实现了自动化,极大地节省了人工。2、竹筷炒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偏心轮和曲柄,所述电机通过带轮带动偏心轮转动,所述曲柄一端连接偏心轮,另一端与摇摆架的一端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竹筷炒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竹筷炒漆机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竹筷炒漆机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固定架;11、箱体;12、固定炒漆凸条;2、摇摆架;21、摇摆炒漆凸条;3、压盘;4、电机;5、偏心轮;6、曲柄;7、废料槽;71、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味家生活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味家生活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99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