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胎压传感器的组装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59515.7 | 申请日: | 2020-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9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振明 |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425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组装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胎压传感器领域,具体是一种胎压传感器的组装生产线,包括旋转装置、上料装置、输送装置、组装装置、安装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件和转盘,转盘的顶部设有定位治具,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和上料组件,输送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压固组件和输送组件,组装装置包括安装座、运送组件和组装组件,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安装组件和第三传送带,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收料箱和下料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料装置、输送装置、组装装置和安装装置依次将相对应的零件移送至旋转装置,多个零件在旋转装置上进行组装完成后通过下料装置将旋转装置上的工件移除以完成自动化生产,从而节约人力成本的支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胎压传感器领域,具体是一种胎压传感器的组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轮胎是汽车行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支撑元件和行走元件,轮胎不仅承载着汽车的全部重量,还要给汽车前进提供推进力,同时起到缓和地面冲击的作用。轮胎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燃油的经济性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作为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中,TPMS系统通过在轮胎上安装高灵敏度的胎压监测传感器,在行车或静止的状态下,实时监测轮胎的压力、温度等数据以保障行车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也来越多,相对应市场对应胎压传感器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但是胎压传感器是由底壳7、天线8、电路板9、电池组10和壳盖11组装而成的,但是大多数胎压传感器通过大量的人工和机械实现半自动话生产,这样的生产方式不仅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还会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胎压传感器的组装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旋转装置、上料装置、输送装置、组装装置、安装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输送装置、组装装置、安装装置和下料装置均沿旋转装置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件和转盘,所述转盘位于旋转件顶部且转盘的顶部设有定位治具,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和上料组件,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输出端朝向转盘设置且上料组件位于第一传送带输出端的旁侧,输送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压固组件和输送组件,所述第二传送带安装于输送组件上且第二传送带输出端朝向转盘设置,压固组件位于输送组件的旁侧并与转盘上的定位治具相配合,组装装置包括安装座、运送组件和组装组件,所述安装座位于转盘的旁侧且运送组件和组装组件均安装于安装座上,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安装组件和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的输出端朝向转盘设置且安装组件位于第三传送带的输出端旁侧,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收料箱和用以将定位治具内的工件移除的下料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件包括底座、旋转电机和旋转盘,所述底座竖直设置,旋转电机竖直向上设置且旋转电机嵌设于底座内,所述旋转盘水平设置且旋转盘底部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的顶部设有若干个与其固定连接的插块,所述插块的顶部延伸至转盘内,所述转盘水平设置且转盘的底部设有插孔,定位治具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定位治具沿转盘周向等间距设置,若干个定位治具的底部均与转盘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带设有若干个用以对工件进行固定的限位件,若干个限位均与第一传送带固定连接,若干个限位件均包括限位杆、限位盘和两个限位挡板,所述两个限位挡板间隔设置,限位杆位于两个限位挡板的前端,限位盘水平设置且限位盘的底部与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端均设有定位挡板,定位挡板均通过螺栓与第一传送带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支撑架、上料电缸、上料气缸和上料气夹,所述支撑架竖直设置且上料电缸呈水平状安装于支撑架的上端,所述上料气缸竖直向下设置且上料气缸安装于上料电缸的滑块上,所述上料气夹竖直设置并位于上料气缸的前端,所述上料气夹与上料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振明,未经杨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95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洁组件及拖把桶
- 下一篇:一种内镜用黏膜切割闭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