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床用麻醉针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58680.0 | 申请日: | 2020-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6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山;兰薇;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颖山 |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5;A61M5/31 |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周济妹 |
| 地址: | 432600 湖北省孝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麻醉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用麻醉针,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下端固定连接有容管,所述容管外端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与容管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管下端设置有针座,所述针座下端活动连接有针头,所述上盖上端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针座与固定管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针座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固定管为活动连接,该临床用麻醉针,设置的拉手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在为打入麻醉针时方便拿取,设置第一手扶杆和第二手扶杆可以起到固定推杆,同时在打入麻醉针可以手扶,方便医生操作,设置的推块可以将药物通过推杆进入针头注射,同时第一凹槽便于第一手扶杆和第二手扶杆固定推杆,螺纹,便于连接件与固定管连接,便于更换方便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临床用麻醉针。
背景技术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
随着医学在不断的研究和进步,其中临床医学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在临床医学对于疾病患者的治疗也是有多种方式,其中多数疾病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而手术离不开的则是麻醉针,现有的麻醉针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不便,同时医护患者在手握时已滑落,同时在对同一患者进行更换药物时需要更换针头存在一定的使用浪费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用麻醉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麻醉针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不便,同时医护患者在手握时已滑落,同时在对同一患者进行更换药物时需要更换针头存在一定的使用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用麻醉针,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下端固定连接有容管,所述容管外端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与容管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管下端设置有针座,所述针座下端活动连接有针头,所述上盖上端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针座与固定管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针座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固定管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手扶杆和第二手扶杆,所述上盖上端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下端通过上盖固定连接有推杆。
优选的,所述推杆下端设置有推块,所述推杆与固定管内均开设有对称的第一凹槽,所述推块材质为橡胶,四个所述第一凹槽相对称。
优选的,所述推杆内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推块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件通过螺纹与固定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容管上端开设有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临床用麻醉针,通过设置的拉手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在为打入麻醉针时方便拿取,设置第一手扶杆和第二手扶杆可以起到固定推杆,同时在打入麻醉针可以手扶,方便医生操作;
2、该临床用麻醉针,通过设置的推块可以将药物通过推杆进入针头注射,同时第一凹槽便于第一手扶杆和第二手扶杆固定推杆;
3、该临床用麻醉针,通过设置的螺纹,便于连接件与固定管连接,同时便于更换,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临床用麻醉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临床用麻醉针的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临床用麻醉针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颖山,未经张颖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8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移动的外科医用推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制氢装置的饮水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