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高径比芬顿反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58401.0 | 申请日: | 2020-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0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姜圣毅;尹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保税区金宝至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66;B01F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6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高径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高径比芬顿反应装置,包括圆柱型的反应罐体、布水系统、出水管、曝气系统、锥形泥斗、排泥管和加药管;反应罐体为圆柱形,反应罐体底部封闭,出水管设置在反应罐体右侧外壁的上部,锥形泥斗的下部位于反应罐体内部的底部,锥形泥斗的上部边缘与反应罐体的内壁面连接;所述布水系统包括进水管和布水装置,进水管是直管,布水装置是方形管,进水管与布水装置形成的平面垂直并连通,进水管和布水装置在反应罐体的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高径比芬顿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Fenton反应(中文译为芬顿)是为数不多的以人名命名的无机化学反应之一。1893年,化学家Fenton HJ发现,过氧化氢(H2O2)与二价铁离子的混合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当时很多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如羧酸、醇、酯类氧化为无机态,氧化效果十分显著。但此后半个多世纪中,这种氧化性试剂却因为氧化性极强没有被太多重视。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芬顿试剂在环境化学中找到了它的位置,具有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能力的芬顿试剂,在印染废水、含油废水、含酚废水、焦化废水、含硝基苯废水、二苯胺废水等废水处理中体现了很广泛的应用。
目前芬顿氧化技术常用在污水处理的预处理阶段和深度处理阶段,用于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芬顿氧化是酸性条件下(pH值2~4)亚铁和双氧水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会生产羟基自由基(·OH),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使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分解。
目前污水处理行业中常采用的芬顿反应装置一般是通过机械搅拌来混合药品,其槽体高径比(范围为1~1.3)较小,直径相对高度较大,搅拌桨叶直径相应较大,动力消耗大,药品混合不易均匀,导致反应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高径比,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药物混合均匀,反应效率高的芬顿反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高径比芬顿反应装置,包括圆柱型的反应罐体、布水系统、出水管、曝气系统、锥形泥斗、排泥管和加药管,反应罐体为圆柱形,反应罐体底部封闭,出水管设置在反应罐体右侧外壁的上部,锥形泥斗的下部位于反应罐体内部的底部,锥形泥斗的上部边缘与反应罐体的内壁面连接;所述布水系统包括进水管和布水装置,进水管是直管,布水装置是方形管,进水管与布水装置形成的平面垂直并连通,进水管和布水装置在反应罐体的内部,布水装置在锥形泥斗上方,进水管的上端延伸出反应罐体的外部,布水装置的上部排列有若干个孔;所述曝气系统包括进气管和曝气装置,进气管为直管,进气管在反应罐体的内部中轴线上,进气管的下端是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在布水装置下部;加药管为直管,加药管为三个,三个加药管的大部分在反应罐体的内部,三个加药管都与进气管平行,三个加药管的上端露出在反应罐体上部的外面,三个加药管的下端在曝气装置与布水装置之间,三个加药管均匀分布在布水装置的外部,排泥管从外部穿进反应罐体内的锥形泥斗内,排泥管的一端在靠近反应罐体的底部并露在反应罐体外部,排泥管的另一端在锥形泥斗内并向下弯曲。
优选的,反应罐体高径比为3。
优选的,锥形泥斗的下部倾角为45°~60°。
优选的,曝气装置为散流式曝气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药物混合均匀,反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罐体,2、布水系统,2.1、进水管,2.2、布水装置,3、出水管,4、曝气系统,4.1、进气管,4.2、曝气装置,5、锥形泥斗,6、排泥管,7、加药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保税区金宝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保税区金宝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8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