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八类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56619.2 | 申请日: | 2020-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8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成;陆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翼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30;H01B11/08;H01B1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32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八类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八类线,包括四组双绞线线对、一字支架、镀锡铜丝屏蔽层和护套;所述的四组双绞线线对中间设置一字支架;一字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两组双绞线线对;所述的四组双绞线线对成缆定型后外部编织镀锡铜丝屏蔽层;所述的镀锡铜丝屏蔽层外包覆护套;四组双绞线线对中每组双绞线线对均包括两根导体、绝缘层和铝箔层;每根所述的导体外包覆绝缘层构成芯线;两根芯线采用退扭对绞技术两两绞合成一组双绞线线对;每组双绞线线对外绕包铝箔层。本实用新型的八类线提高传输性能,消除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八类线。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通信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传统的音频铜芯对绞市话电缆到今天高达千兆比局域网技术,随着网络速率日益提高,意味着工作频率的提高,越容易产生电磁辐射和电容耦合。同时,周围环境中会不断有新的电磁干扰源产生,网络工作频率越高产生的辐射也越严重,而 UTP 非屏蔽数据电缆的平衡特性已不足以抵消高速网络本身的电磁辐射及外界的电磁干扰(仅能满足 30~40MHz 数据传输时的电磁兼容性能),采用屏蔽技术则可有效防止外界电磁干扰进入电缆内部 (金属屏蔽层的趋肤效应),同时阻止电缆内部信号向外辐射(金属屏蔽层的反射效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八类线,提高传输性能,消除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八类线,包括四组双绞线线对、一字支架、镀锡铜丝屏蔽层和护套;所述的四组双绞线线对中间设置一字支架;一字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两组双绞线线对;所述的四组双绞线线对成缆定型后外部编织镀锡铜丝屏蔽层;所述的镀锡铜丝屏蔽层外包覆护套;
所述的四组双绞线线对中每组双绞线线对均包括两根导体、绝缘层和铝箔层;每根所述的导体外包覆绝缘层构成芯线;两根芯线采用退扭对绞技术两两绞合成一组双绞线线对;每组双绞线线对外绕包铝箔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的规格为22awg。
进一步地,所述双绞线线对的绞距为92。
进一步地,铝箔层的覆盖率大于2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线缆内设置一字支架,使支架两侧的线对能独立屏蔽,有效消除线对间的电磁干扰。
2)本实用新型且由于内腔式屏蔽结构(一字支架)的设置,减少了每对线的单位屏蔽层,成本上得到了更大的提升空间。
3)本实用新型将铜杆材拉伸成22awg型号的导体,在线控制导体的一致性,提高线缆传输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铝箔层和镀锡铜丝屏蔽层的反射、吸收及趋肤效应实现 防止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有效的防止外部电磁干扰进入电缆,同时也阻止内部信号辐射出去,干扰其它设备的工作,极大的改善了 8 类数字电缆的回波损耗、特性阻抗和串音衰减。
5)本实用新型的八类线支持2000MHz的带宽,且传输速率高达40Gb/s,但它最大传输距离仅有30m。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翼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翼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66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腐蚀抗冲击阻燃PVC电缆管
- 下一篇:一种金融用汇率指示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