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培养袋用升降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55267.9 | 申请日: | 2020-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9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民;贾文文;曹虹霞;汤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天一 |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培养 升降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胞培养袋用升降支架,涉及生物细胞培养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放置台、支架和两块挤压板,支架可拆卸安装于底座与放置台之间,能够调节底座与放置台之间的距离,两块挤压板相互平行且均设于放置台的上顶面,两个挤压板之间用于放置细胞培养袋,两个挤压板能够挤压细胞培养袋且对细胞培养袋的挤压力可调,放置台上设有加液孔和软管出孔,通过注射器套筒伸入加液孔内对细胞培养袋加液,软管出孔用于使细胞培养袋上的软管伸出,该细胞培养袋用升降支架能够根据实验者的需求调节支撑高度,有效避免对生物安全柜前玻璃门高度的过度调节,和双臂过多伸入生物安全柜造成的不合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细胞培养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细胞培养袋用升降支架。
背景技术
细胞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最有潜力的新型治疗手段,其是将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的特性,采用生物工程方法获取和/或通过体外扩增、特殊培养等处理后,使这些细胞具有增强免疫、杀死病原体和肿瘤细胞、促进组织器官再生和机体康复等治疗功效。其中部分细胞如:造血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是悬浮培养的,现阶段对悬浮细胞的大规模扩增过程中,需要使用细胞培养袋,但由于培养袋是软质袋,在生物安全柜内不能直立,在将培养袋中液体释放出来的过程中,需要在生物安全柜壁上贴两个挂钩,将细胞培养袋挂在挂钩上,依靠液体重力,使液体从培养袋软管中流出。
但是,在使用挂钩将培养袋挂起来释放培养液的方法时,挂钩高度不好确定:如果挂钩贴太低,细胞培养悬液流出慢,实验效率低;如果挂钩贴太高,挂培养袋时,需要将生物安全柜的前玻璃门推高,过高的位置会使得生物安全柜发出警报,并且此操作既不方便又加大了污染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胞培养袋用升降支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细胞培养袋的高度能够依据实验者的需求调节,有效避免对生物安全柜前玻璃门高度的过度调节,和双臂过多伸入生物安全柜造成的不合规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胞培养袋用升降支架,包括底座、放置台、支架和两块挤压板,所述支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放置台之间,能够调节所述底座与所述放置台之间的距离,两块所述挤压板相互平行且均设于所述放置台的上顶面,两个所述挤压板之间用于放置细胞培养袋,两个所述挤压板能够挤压细胞培养袋且对细胞培养袋的挤压力可调,所述放置台上设有加液孔和软管出孔,通过注射器套筒伸入所述加液孔内对细胞培养袋加液,所述软管出孔用于使细胞培养袋上的软管伸出。
优选地,所述支架为两组,每组所述支架均包括一个第一支撑杆和一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设于所述放置台的下底面,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可拆卸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顶面,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可拆卸放置于所述放置台的下底面,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设于所述底座的上顶面,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互相平行,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互相平行,在生物安全柜内放置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均靠近生物安全柜门放置。
优选地,所述放置台的下底面上设有若干个上卡槽,所述底座的上顶面上设有若干个下卡槽,所述上卡槽与所述下卡槽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且所述上卡槽用于卡住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所述下卡槽用于卡住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分别通过一长连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放置台和所述底座均为矩形板,两组所述支架的下端分别靠近所述底座的两对边设置。
优选地,两个所述挤压板分别为固定板和移动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设于所述放置台上顶面的一侧,且由所述放置台向上延伸,所述移动板与所述固定板平行,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移动板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能够在所述放置台的上顶面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板的方向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52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栓钉的自动送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防跌倒预警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