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55148.3 | 申请日: | 2020-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5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徐学荣;刘强;徐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学荣 |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刘青宜 | 
| 地址: | 26230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科 护理 交叉感染 涂药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包括涂抹瓶、加药瓶和涂抹海绵,涂抹瓶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接盖,连接盖的表面插接有推进杆,推进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柄,推进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涂抹海绵,涂抹海绵的数量为十个,十个涂抹海绵的表面均设置有涂抹孔,加药瓶盖的表面插接有推药杆,推药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药按手。该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通过推进杆的设置,人员在使用时拉出固定杆,将涂抹海绵推出使涂抹海绵漏出涂抹瓶,在将固定杆插回原位,将涂抹海绵位置固定,在涂药时可手持涂抹瓶进行涂抹,涂抹结束后可将固定杆抽出丢掉使用过的涂抹海绵,从而避免涂抹海绵多次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科涂药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
背景技术
皮肤性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上对于其治疗大多采用外涂药物直接给药的方式。现有的方法是将药物滴在病变部位,然后,用手涂抹,由于皮肤性疾病大多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这样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给医务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
近年来,很多医务人员开始选择使用棉球、棉棒或毛刷浸入药水,并将其涂抹于皮肤患处;这样的方法简便易行,容易操作,但是,这种涂抹药物的方式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棉球、棉棒和毛刷容易将患处的病菌带到药物中,造成药物的污染,使得药物的药效得不到保证。而且,一次性棉球、棉棒和毛刷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非常容易遗忘,出于习惯性动作和反应,很容易导致棉球、棉棒和毛刷重复使用,药物的污染也是在所难免的,这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烦恼。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包括涂抹瓶、加药瓶和涂抹海绵,所述涂抹瓶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表面插接有推进杆,所述推进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柄,所述推进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涂抹海绵,所述涂抹海绵的数量为十个,十个所述涂抹海绵的表面均设置有涂抹孔,所述涂抹瓶远离连接盖的表面插接有固定杆,所述涂抹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表面设置有止流阀,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药瓶,所述加药瓶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加药瓶盖,所述加药瓶盖的表面插接有推药杆,所述推药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药按手,所述涂抹瓶远离连接盖的一端套接有防尘盖。
可选的,所述加药瓶和涂抹瓶的表面均设置有观察窗口。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防护盖。
可选的,所述按压柄和推药按手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通过推进杆的设置,人员在使用时拉出固定杆,将涂抹海绵推出使涂抹海绵漏出涂抹瓶,在将固定杆插回原位,将涂抹海绵位置固定,在涂药时可手持涂抹瓶进行涂抹,涂抹结束后可将固定杆7抽出丢掉使用过的涂抹海绵3,从而避免涂抹海绵多次使用。
2、该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通过加药瓶的设置,在需要为病患涂药时,在固定好涂抹海绵后,打开止流阀使涂抹药流到涂抹海绵上,从而方便为病患涂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涂抹瓶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学荣,未经徐学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51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汽两用纤维热浴拉伸槽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材料混合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