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组份纤维用的纺丝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5135.6 | 申请日: | 2020-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0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樊慧斌;杜祎新;张志刚;昝丽琴;朱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30 | 分类号: | D01D5/30;D01D1/1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组份 纤维 纺丝 组件 | ||
一种多组份纤维用的纺丝组件,属于熔融纺丝设备。包括箱体;喷丝板,设在箱体腔底部,其上设喷丝板毛细喷丝孔;熔体分配板,叠置在喷丝板的上方,其上设熔体分配孔,熔体分配板的底部设熔体分配槽;熔体过滤筒,设在箱体腔内且支承在熔体分配板上,具有第一、第二及第三熔体过滤腔;箱体盖,与箱体的顶面固定,箱体盖上设第一、第二和第三组份熔体导入孔,第一组份熔体导入孔的左端与第一熔体过滤腔的上部相通,第二组份熔体导入孔的左端与第二熔体过滤腔的上部相通,第三组份熔体导入孔的左端与第三熔体过滤腔的上部相通,第一、第二及第三组份熔体导入孔延伸至箱体盖的右侧面且与外界相通。避免不同组份熔体温度产生相互影响,确保纺丝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熔融纺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组份纤维用的纺丝组件。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多组份主要指三组份,但并非限于三组份,例如也可以是更多组份如四组份乃至五组份。如业界所知,双组份纤维由于组份排列不同而得以使制成的纤维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并列型双组份纤维具有三维自卷曲效果。又如皮芯型纤维具有表皮即皮层耐磨且肤感好,而芯具有强度高等特点而得以极大地丰富纺织面料品种。前述三组份甚至更多组份纤维能使纤维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同时对纺丝设备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目前,熔纺双组份纺丝组件通常采用如CN108707987A形式的内圆外环过滤腔结构或者采用层式过滤腔结构,如果套用此类结构形式生产多组份纤维会产生以下技术问题:因纺丝组件中使用的密封圈、过滤网等零件的显著增加而导致熔腔芯容量减少;不同组份熔体腔腔壁之间的环状隔离板体积会增多,例如,双组份的内腔与外腔之间有一个隔离环,每增加一种组份组件,则需增加一个环形隔离板,两熔腔之间的环形隔离板的长度为隔离环的周长,尤为关键的是由于各组份的熔体温度不同,隔板面积的增大意味着会相应增大两种熔体温度相互影响的面积。典型的如聚乳酸纤维材料与聚酯纤维材料生产多组份纤维,由于这两种材料的熔融温度差异较大,纺丝组件中隔板面积的增大会使隔板两侧的熔体相互影响的面积增大,十分不利于纺丝质量的控制。因此如何合理减少用于分隔熔腔的隔板面积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于业界并且期望得到解决,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显著减小过滤筒内的两相邻熔隔之间的熔腔隔板长度而得以避免不同组份熔体温度产生相互影响并确保纺丝质量的多组份纤维用的纺丝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多组份纤维用的纺丝组件,包括一箱体;一喷丝板,该喷丝板设在箱体的箱体腔的底部,在喷丝板上开设有喷丝板毛细喷丝孔;一熔体分配板,该熔体分配板叠置在所述喷丝板的上方并且与喷丝板固定,在该熔体分配板上开设有自熔体分配板的上部贯通至下部的熔体分配孔,并且在熔体分配板的底部围绕熔体分配板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与所述熔体分配孔相通的熔体分配槽,该熔体分配槽与所述的喷丝板毛细喷丝孔相通;一熔体过滤筒,该熔体过滤筒设置在所述箱体腔内并且支承在所述的熔体分配板上,该熔体过滤筒具有与所述熔体分配孔相通的一第一熔体过滤腔Ⅰ、一第二熔体过滤腔Ⅱ以及一第三熔体过滤腔Ⅲ,该第一熔体过滤腔Ⅰ、第二熔体过滤腔Ⅱ以及第三熔体过滤腔Ⅲ三者之间各由熔体过滤腔隔板分隔成独立的并且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扇形腔,其中,在第一熔体过滤腔Ⅰ内设置有一第一组份熔体过滤机构Ⅰ,在第二熔体过滤腔Ⅱ内设置有一第二组份熔体过滤机构Ⅱ,而在第三熔体过滤腔Ⅲ内设置有一第三组份熔体过滤机构Ⅲ;一箱体盖,该箱体盖在对应于所述熔体过滤筒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箱体的顶面固定,并且在该箱体盖上以平行于箱体盖的长边方向的状态开设有一第一组份熔体导入孔Ⅰ、一第二组份熔体导入孔Ⅱ和一第三组份熔体导入孔Ⅲ,第一组份熔体导入孔Ⅰ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熔体过滤腔Ⅰ的上部相对应并且相通,第二组份熔体导入孔Ⅱ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熔体过滤腔Ⅱ的上部相对应并且相通,第三组份熔体导入孔Ⅲ的左端与所述第三熔体过滤腔Ⅲ的上部相对应并且相通,而第一组份熔体导入孔Ⅰ、第二组份熔体导入孔Ⅱ以及第三组份熔体导入孔Ⅲ延伸至箱体盖的右侧面并且与外界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5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窝纺丝组件
- 下一篇:一种兽医疫病防治用连续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