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负压吸筒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54936.0 | 申请日: | 202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4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县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8 | 分类号: | A61M1/08;A61H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758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负压吸筒 | ||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负压吸筒,包括:吸筒和设于所述吸筒内部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吸筒滑动配合;所述活塞上固定连接有带动所述活塞沿吸筒内部往复运动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吸筒螺纹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负压吸筒,克服了人工制作拔罐工具带来的弊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提高了拔罐效率;因本品为一次性用品,有效确保了使用者的安全;另外,本装置能够覆盖小范围的拔罐区域,进一步确保使用者的拔罐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一次性负压吸筒。
背景技术
拔罐是一种以罐为工具,通过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目前市场上用于拔罐的器具口径较大,在小范围内拔罐效果并不好;再加上,操作人员常使用手工制作的工具进行拔罐治疗,具体在拔罐时,由手工截去注射器的注液端,留取注射器的药液筒和推进活塞作为负压吸筒。但是,采用人工制作的拔罐工具有较多弊端,例如:因注射器截面不光滑,可能划伤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为节省成本,重复使用自制工具,无法满足卫生要求,无法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基于此,如何提高拔罐效率和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一次性负压吸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负压吸筒,包括:吸筒和设于所述吸筒内部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吸筒滑动配合;
所述活塞上固定连接有带动所述活塞沿吸筒内部往复运动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吸筒螺纹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负压吸筒,所述螺纹杆上设有手持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负压吸筒,所述手持部为杆状、拓扑状或者圆盘状。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负压吸筒,所述螺纹杆的长度不短于所述吸筒的高度。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负压吸筒,所述吸筒的内径为1-3cm,高度为2-6cm。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负压吸筒,所述吸筒的外部侧壁上标注有容量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负压吸筒的结构与众不同,包括:吸筒和设于所述吸筒内部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吸筒滑动配合;所述活塞上固定连接有带动所述活塞沿吸筒内部往复运动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吸筒螺纹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负压吸筒,克服了人工制作拔罐工具带来的弊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提高了拔罐效率;因本品为一次性用品,有效确保了使用者的安全;另外,本装置能够覆盖小范围的拔罐区域,进一步确保使用者的拔罐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一次性负压吸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筒、2-活塞、3-螺纹杆、4-手持部、5-容量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县人民医院,未经云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4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分瓶容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备自动消毒功能的电梯轿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