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颗粒物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4792.9 | 申请日: | 2020-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5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蔡丰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百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陈孝政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物传感器,包括:基材,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基材、第二基材、第三基材以及第四基材,所述基材采用氧化铝材料;感应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材上,所述感应层包括正电极、静电导出电极以及负电极电极,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用于产生静电场以吸附所述颗粒物,所述静电导出电极用于静电导出;加热电极,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材和所述第三基材之间,所述加热电极用于根据控制电压大小对所述颗粒物传感器进行加热;测温电极,形成于所述第四基材远离所述第三基材的一侧,所述测温电极用于测试所述加热电极的温度。上述颗粒传感器中以氧化铝作为基材的材料,使得制作颗粒传感器的工艺步骤更加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颗粒物传感器。
背景技术
颗粒物传感器也称为PM传感器,其主要用来检测排放到大气中碳烟颗粒的含量,可以用于12V和24V电压供电系统,其主要由感应芯片、组装连接件、控制模块等组成。在传感器正常工作时,基质上的电极已经加电工作,这时在正负电极之间产生磁场,当有废气流过电极时,细小的颗粒物就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在电极的两侧。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正负电极间的颗粒物越积越多,正负电极之间被导通。当正负之间被导通后,正负极之间产生电流,随着堆积物越来越多,电流也就越来越大,当电流达到某一个阈值时,完成一个检测循环,检测循环时间的长短,可以判定尾气中碳烟的浓度。颗粒物传感器与氮氧传感器一样,也需要等待露点释放且有测试需求时,颗粒物传感器先进行加热再生以燃烧前一个测试循环累计的颗粒物。但是传统的颗粒物传感器以氧化锆为基材,使得其制作工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颗粒物传感器。
一种颗粒物传感器,包括:
基材,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基材、第二基材、第三基材以及第四基材,所述基材采用氧化铝材料;
感应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材上,所述感应层包括正电极、静电导出电极以及负电极电极,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用于产生静电场以吸附所述颗粒物,所述静电导出电极用于静电导出;
加热电极,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材和所述第三基材之间,所述加热电极用于根据控制电压大小对所述颗粒物传感器进行加热;
测温电极,形成于所述第四基材远离所述第三基材的一侧,所述测温电极用于测试所述颗粒物传感器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颗粒物传感器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连接,以用于通过测试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负电极之间的检测循环时间判定所述颗粒物浓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电极、所述第三基材以及所述第四基材上均设置有导电孔,所述第四基材远离所述第三基材一侧上设置有加热电极连接引脚,所述导电孔与所述加热电极引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电极将所述颗粒物传感器的温度值转换为电阻值以测试所述颗粒物传感器的温度;
所述控制电路还与所述测温电极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内存储有预设电阻值;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将所述测温电极转换的电阻值与所述预设电阻值进行比较,通过PID反馈控制调节所述控制电压大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材、所述第二基材、所述第三基材以及所述第四基材厚度范围均为350um~400u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负电极之间的距离范围为30um~ 40u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电极、所述静电导出电极以及所述负电极的宽度范围为85um~105u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电极加热的最高温度为9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百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百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47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牙音箱RGB球灯泡
- 下一篇:一种汽车手动空调控制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