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玉米收获机割台上的拉茎辊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4132.0 | 申请日: | 2020-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1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柳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春柳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D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05153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玉米 收获 台上 拉茎辊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玉米收获机割台上的拉茎辊,拉茎本体包括辊轴,和通过紧固件固定于辊轴上的拉茎刀,拉茎刀的数量为4片,拉茎辊沿轴向相间且均匀分布在辊轴外侧面上,辊轴为正八棱柱形,辊轴上与拉茎刀相配合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内螺纹孔和凹槽,凹槽间相互平行且相邻间槽间距相等,辊轴上开设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避让槽,拉茎刀由刀柄、第一刃部、第二刃部组成,刀柄上开设有拉茎孔,拉茎孔的数量、位置与内螺纹孔相对应,拉茎孔为腰型孔,刀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凸筋,第一刃部与刀柄一端相固定连接,且朝向刀柄的外侧,第二刃部与刀柄另一端端相固定连接,且朝向刀柄的内侧,第二刃部放置于避让槽里,第一刃部与第二刃部相互平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玉米收获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玉米收获机割台上的拉茎辊。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小麦、水稻和玉米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随着我国农业正从传统农户分散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经营体系转变,使得对农机具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经有关部门统计,在三大粮食作物中,玉米的机械化程度相对于小麦和水稻的机械化程度要落后一些,其中玉米收获机是玉米机械化中重要的农机具,可以在玉米成熟后帮助农民对玉米一次完成摘穗、堆集、茎杆还田等多项作业。由此可见,推广玉米收获机是提高玉米机械化的重要手段。
其中,割台是玉米收获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完成果穗与茎秆的分离,并将果穗传送到输送部件的装置,其技术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玉米收获机的作业质量。一般割台包括分禾器、摘穗辊/拉茎辊、传动箱、绞龙、机架、离合器、间隙调整组件,两个相对旋转的拉茎辊与摘穗板相配合,将果穗与茎秆的分离。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CN202697271U,名称为一种玉米拉茎辊上用的六棱辊,且公开了一种玉米拉茎辊上用的六棱辊,所述辊身和拉茎板经由无缝钢管冷挤压为一体结构,所述拉茎板的顶端为平滑的圆弧;所述圆弧的半径为6㎜。
上述拉茎辊的辊身与拉茎板经冷拔一体成型,使得拉茎辊的质量大大提高,具体强度高、耐用,并且制作方便,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然而,由于拉茎辊是一体式的,当出现某个结构磨损甚至损坏时,只能整体更换,不仅费时费工,还增加了维修成本,从而影响了收获效率。
另外,拉茎板的顶端为平滑的圆弧,虽然可以拉茎秸秆,但是拉茎速度低。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现有玉米收获机割台中缺少一种分体式可拆卸结构、且拉茎速度快的拉茎辊。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玉米收获机割台上的拉茎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玉米收获机割台上的拉茎辊,所述拉茎辊包括导锥体,和所述导锥体相连接的拉茎本体,所述拉茎本体包括辊轴,和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辊轴上的拉茎刀,所述拉茎刀的数量为4片,所述拉茎辊沿轴向相间且均匀分布在所述辊轴外侧面上,其中:
所述辊轴为正八棱柱形,所述辊轴上与所述拉茎刀相配合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内螺纹孔和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N,所述凹槽间相互平行且相邻间槽间距相等,所述辊轴上开设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避让槽;
所述拉茎刀由刀柄、第一刃部、第二刃部组成,所述刀柄上开设有拉茎孔,所述拉茎孔的数量、位置与所述内螺纹孔相对应,所述拉茎孔为腰型孔,所述刀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凸筋,所述刀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的所述凸筋数量为M,其中2M=N,所述凸筋的形状、筋间距均与所述凹槽的形状、槽间距相同;
所述第一刃部与所述刀柄一端相固定连接,且朝向所述刀柄的外侧,所述第二刃部与所述刀柄另一端端相固定连接,且朝向所述刀柄的内侧,所述第二刃部放置于所述避让槽里,所述第一刃部与所述第二刃部相互平行。
进一步,所述内螺纹孔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布于所述辊轴的前端、中间和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春柳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春柳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4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