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隔离式电源防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54109.1 | 申请日: | 2020-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6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嘉丹;郑康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都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M3/158;H02M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刘自丽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隔离 电源 防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器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隔离式电源防雷器,包括电源输入接口、第一级限压型压敏电阻、第二级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三级电源隔离变压器、第四级EMI电路、电源输出接口、信号输入接口、信号保护电路、信号输出接口和供电模块,电源输入接口依次通过第一级限压型压敏电阻、第二级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三级电源隔离变压器和第四级EMI电路与电源输出接口连接;供电模块包括供电电源、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三电位器、第三电容和电压输出端。实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隔离式电源防雷器。
背景技术
电源防雷器又名避雷器,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电脑网络和通讯设备越来越精密,其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雷电以及大型电气设备的瞬间过电压会越来越频繁的通过电源、天线、无线电信号收发设备等线路侵入室内电气设备和网络设备,造成设备或元器件损坏,人员伤亡,传输或储存的数据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或暂时瘫痪、系统停顿,数据传输中断,局域网乃至广域网遭到破坏。其危害触目惊心,间接损失一般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电源防雷器就是通过现代电学以及其它技术来防止被雷击中的设备。图1为传统电源防雷器的供电部分的电路原理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传统电源防雷器的供电部分使用的元器件较多,电路结构复杂,硬件成本较高,不方便维护。另外,由于传统电源防雷器的供电部分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例如:缺少限流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新型隔离式电源防雷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新型隔离式电源防雷器,包括电源输入接口、第一级限压型压敏电阻、第二级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三级电源隔离变压器、第四级EMI电路、电源输出接口、信号输入接口、信号保护电路、信号输出接口和供电模块,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级限压型压敏电阻、第二级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三级电源隔离变压器和第四级EMI电路与所述电源输出接口连接,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电源输出接口连接,所述信号输入接口通过所述信号保护电路与所述信号输出接口连接;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供电电源、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三电位器、第三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所述供电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第三电容的一端和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三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三电位器的另一个固定端和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隔离式电源防雷器中,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型号为E-272。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隔离式电源防雷器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隔离式电源防雷器中,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为30kΩ。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隔离式电源防雷器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都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都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4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凸轮调节机构及封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起重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