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足下垂康复护理用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3983.3 | 申请日: | 2020-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3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洁;何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德安医院(常州市慈善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213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足下 康复 护理 训练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足下垂康复护理用训练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罩体,所述罩体的下端为开口状,罩体上端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竖直状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罩体上端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通槽,所述底板上端面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放置有水囊,所述水囊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罩体的外侧并与水箱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口端与水箱相靠近,本装置内部设置有水囊和转动板,且转动板与罩体之间连接有弹簧,装置使用时,能够使得患者的踝关节得到锻炼,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足下垂康复护理用训练器。
背景技术
足下垂是骨外科体征之一。患者坐位,两下肢自然悬垂,如见足处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动背屈与内、外翻,则为足下垂。
神经科手术后的患者或者中风患者,因长期卧床或肢体失去自主活动能力,肌肉张力下降,踝关节长期处于下垂状态,小腿三头肌挛缩,踝关节僵硬,极容易造成足部挛缩、足下垂等畸形,容易产生后遗症并形成血栓,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目前,治疗、预防足下垂常见的方法有足部温热疗法、康复锻炼、针刺与按摩、佩戴支具、胫前肌及趾长伸肌腱悬吊、胫后肌腱转移治疗足下垂、腓肠肌内外侧头前移、重建伸趾功能术、中医定向药透疗法、口服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手术切除、电刺激等。
一般的康复训练是护理人员采用手工的方式,帮助患者的踝关节活动,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很难长时间坚持,护理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足下垂康复护理用训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足下垂康复护理用训练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罩体,所述罩体的下端为开口状,罩体上端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竖直状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罩体上端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通槽,所述底板上端面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放置有水囊,所述水囊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罩体的外侧并与水箱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口端与水箱相靠近,所述水囊与水箱之间还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罩体内侧壁的上端还通过转轴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位于水囊的正上方,所述转动板与罩体内侧壁的底端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端面胶接有软垫。
优选的,所述罩体的内壁上胶接有软垫,且转动板的下端面胶接有软垫。
优选的,所述罩体上端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为凸起状。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包覆有软垫,且支撑板上靠近罩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绑带。
优选的,所述绑带上安装有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与通槽的内壁上连接有连接布。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所述水箱的上端安装有注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内部设置有水囊和转动板,且转动板与罩体之间连接有弹簧,装置使用时,向水囊内部充水,水囊膨胀后能够将患者脚部的前端托起,然后关闭水泵,在转动板的推动下,脚部对水囊挤压,水囊内部的水发生回流,患者脚部的前端高度降低,重复上述操作,能够使得患者的踝关节得到锻炼,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2、本装置使用时,电热丝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感,且装置上设置有软垫,软垫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德安医院(常州市慈善医院),未经常州市德安医院(常州市慈善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3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方柱固定件
- 下一篇:一种血液透析滤过用置换管动静脉自动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