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却塔消雾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3975.9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1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洵 |
主分类号: | F28C1/16 | 分类号: | F28C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州市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塔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塔消雾组件,包括换热器和进风机构,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一通道,相邻的第一通道之间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上下两部均开口,换热器的底面由左至右依次为第一进风区、第二进风区和第三进风区,各区进风互不干扰,第一进风区和第三进风区内的第一通道的下部开口封闭,第二进风区内的第二通道的下部开口封闭,流经冷却塔填料生成的饱和湿热空气进入第一通道内,外界空气直接进入第二通道内,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排出湿热空气和干热空气,两种混合后排出塔外,不会产生大量白雾,而且第一通道内湿热空气中一部分水蒸气冷凝成液滴落回塔内,降低了循环水的蒸发量,节水率和污水减排率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循环水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塔消雾组件。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循环水冷却设备,其根据气流和水流是否直接接触换热而又分为开式冷却塔和闭式冷却塔,开式冷却塔的优点是换热效率高、冷却效果好,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开式冷却塔运行过程中容易排出大量的白雾(冷却塔排气为饱和湿空气,排出后发生冷凝现象,形成许多细小的水滴),十分的不环保,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国家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开式冷却塔的消雾已经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消雾组件,其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塔消雾组件,包括换热器以及设置于换热器下方的进风机构,所述换热器包括均匀设置的多个第一通道,相邻的第一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上下两部均开口,所述换热器的底面由左至右依次为第一进风区、第二进风区和第三进风区且第一进风区、第二进风区和第三进风区的进风互不干扰,所述进风机构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进风装置、第二进风装置和第三进风装置,所述第一进风装置、第二进风装置以及第三进风装置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进风区、第二进风区和第三进风区,所述第一进风区和第三进风区内的第一通道的下部开口封闭,所述第二进风区内的第二通道的下部开口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包括若干个平行布置的填料片,相连的填料片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片的材质为PVC。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风装置、第二进风装置以及第三进风装置为具有风门的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的底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竖直挡板,两个竖直挡板将换热器的底面由左至右分隔为所述第一进风区、第二进风区和第三进风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换热器以及进风机构,外界空气分别通过进风机构内的第一进风装置、第二进风装置和第三进风装置进入塔内,第二进风装置的进风正常流经冷却塔填料生成饱和湿热空气并进入换热器第一通道内,第一和第三进风装置的进风直接进入换热器第二通道内,第一通道内的饱和湿热空气与相邻第二通道内的空气发生间壁换热,第一通道内的饱和湿热空气冷凝放热,一部分水蒸气冷凝成液滴并落回塔内,第二通道内的空气升温变为干热空气,干热空气和湿热空气经换热器排出后充分混合然后排出塔外,混合了干热空气后的湿热空气趋向于保持不饱和状态,排出塔外后不会产生大量白雾,另外还降低了循环水的蒸发量,节水率和污水减排率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换热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洵,未经王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39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