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51767.5 | 申请日: | 2020-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9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欣;雷英姿;王爽;张洋;卢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欣 |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 |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周济妹 |
| 地址: | 300051 天津市河西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外科 患者 术后 康复 护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装置。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包括病床和辅助机构,病床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靠板,病床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位于安装架内侧的杆壁上安装有拉环,第一液压筒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顶部,第一液压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液压筒的内部,第一液压杆的另一端与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筒固定安装在病床的内底壁上,第二液压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二液压筒的内部,第二液压杆的另一端与靠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具有能够使患者手术后再病床上就可以进行护理恢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患者在术后经过一端时间的修养,由于长时间的不锻炼,会造成患者肩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的问题,且胸外科患者术后需要进行深呼吸的特殊训练,尽最大可能扩展胸廓,加快术后的恢复。
目前患者在手术后,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床上的,下床去训练会十分不便,而且浪费时间,患者来回上下床也会感到疲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使患者手术后在病床上就可以进行护理恢复的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包括:病床,所述病床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病床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靠板,所述病床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侧壁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位于安装架内侧的杆壁上安装有拉环;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筒、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筒和连接管,所述病床的靠近底部的两端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第一液压筒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液压筒的内部,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另一端与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筒固定安装在病床的内底壁上,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二液压筒的内部,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另一端与靠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在第一液压筒与第二液压筒之间。
优选的,所述病床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腿部夹板,所述腿部夹板设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杆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拉环与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杆远离第二液压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滚珠,所述靠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滚珠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滚珠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靠板通过转轴与病床的顶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病床的内底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靠板的支撑柱。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装置,患者手术后躺在床上,双手拉拉环,并向下拉动拉环,在辅助机构的作用下会带动病床上的靠板向上转动将患者的背部顶起,此时患者的双臂需要发力,然后双手在放松,身体的重量会再次将靠板压平,依次不断循环使双臂不断发力对胸廓进行扩张,从而提高恢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1所示的病床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欣,未经陈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17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射科儿童检查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副乳切除手术中的专用拉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