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血栓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0462.2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7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吉训明;孟然;李旻;闫幕超;李剑锋;王涛;张旭志;卢军;郑建良;张学敏;张巧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弘海微创科技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唐瑞雯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血栓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血栓收集器。包括伞状收集网(1),关键是多根金属丝编织的伞状收集网(1)前端固定连接前端头(2),收集网(1)的开口端的边缘为凹部(3)和凸部(4)相邻的波浪形,收集网(1)的凸部(4)的编织密度小于收集网(1)的主体部分的编织密度,至少两根拉绳(5)与收集网(1)的开口端边缘连接,拉绳(5)的另一端与后端头(6)固接,前端头(2)与后端头(6)均有通孔。本实用新型大幅提高了血栓收集网收拢血栓块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中的关键装置,具体是指一用于人体管腔特别是血管将血栓取出装置的一种血栓收集器。
背景技术:
人体内的血管常有血栓形成,如各种病因所致的动/静脉系统血栓、腔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当药物治疗难以控制上述各类血栓病症时,需要利用手术器械对血栓进行破碎并取出。目前使用的器械利用中空导管伸入血管血栓形成处,将血栓破碎后,利用抽吸装置将血栓碎块吸收入一导管并输出人体外,在上述过程中还需要避免被破碎的血栓碎块随血液流动至人体的其它部位,以避免产生新的血栓的形成,特别是避免在较细的血管处形成新的阻塞,因此在血栓破碎和取出器械中会配合一种血栓收集网,以收集破碎的血栓。现有的血栓收集网一般是多根细金属丝编织成网状拦阻血栓碎块的流动,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缺陷,如强度不够使部分破碎的血栓沿血管壁流出,或在吸收血栓时要收拢上述的血栓收集网,也会导致破碎的血栓块逸出收集网而重新进入血流中。因此,解决破碎后的血栓块被尽可能多的被收集和吸入导管并输出人体外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公开一种安全、可靠的收集破碎后的血栓块的血栓收集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伞状收集网,关键是多根金属丝编织的伞状收集网前端固定连接前端头,收集网的开口端的边缘为凹部和凸部相邻的波浪形,收集网的凸部的编织密度小于收集网的主体部分的编织密度,至少二根拉绳与收集网的开口端边缘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与后端头固接,前端头与后端头均有通孔。
所述的凸部的编织密度为收集网主体部分的编织密度的1/2~1/3。
所述的拉绳为两根,收集网的开口端的边缘由两个凸部和两个凹部构成,一根拉绳穿过一凸部的最尖端、凹部和另一凸部的最尖端的边缘网格,另一根拉绳穿过其余部分的边缘网格;所述的拉绳预设一凸出部,凸出部与收集网的凹部适配。
所述的拉绳为三~五根,收集网的开口端的边缘由三~五个凸部和凹部交错相邻构成,每一根拉绳穿过一凸部的最尖端、凹部和相邻另一凸部最尖端的边缘网格,每一根拉绳均预设一凸出部,凸出部与收集网的凹部适配。
所述的收集网的伞状主体部分的近最大直径部有一环状的编织高密度区 a。
所述的高密度区a的编织密度是收集网的其余部分网体的编织密度的 1.5~2.5倍。
所述的收集网的凸部的轴向长度为收集网展开后的直径的1/5~1/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结构设计使收集网的开口端有多个网状凸部,在收集网收缩过程中会更有效地关闭收集网的开口,以阻挡破碎的血栓块逸出收集网,并且收集网在特定部分的径向张力的增强,一方面阻挡血栓块从收集网与血管壁之间流动,另一方面优先使前述收集开口端的多个网状凸部向轴心收拢,因此本实用新型大幅提高了血栓收集网收拢血栓块的效率,避免血栓块逸出和造成新的血栓形成和形成新的堵塞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血栓取栓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导管上的发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拉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弘海微创科技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北京弘海微创科技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04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