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式冷凝机组用水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6974.1 | 申请日: | 2020-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1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朱胜兵;朱廷明;朱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泰尔制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冷凝 机组 水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式冷凝机组用水循环装置,涉及冷却水循环领域,针对现有的机组冷却装置大都采用水冷式,但是这种方式大都十分消耗水资源,不能够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导致其经济效应过高,使用不方便,实用性不强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焊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储水箱,所述第二储水箱的底部焊接有导流板,所述底座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储水箱,所述第一储水箱的两侧焊接有水管,所述水管远离第一储水箱的一端与第二储水箱焊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能够快速的对机组进行冷却,同时避免的水资源的浪费,能够循环利用,使用简单,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水循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冷式冷凝机组用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冷却水是指通过换热器交换热量或直接接触换热方式来交换介质热量并经冷却塔凉水后,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一般情况下,循环水是中性和弱碱性的,pH值控制在7-9.5之间;在与介质直接接触的循环冷却水的有酸性或碱性(pH值大于10.0)的情况,一般较少。
而在机组的使用过程中,机组通常会发热,这时需要对机组进行冷却处理,而现有的机组冷却装置大都采用水冷式,但是这种方式大都十分消耗水资源,不能够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导致其经济效应过高,使用不方便,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冷式冷凝机组用水循环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机组冷却装置大都采用水冷式,但是这种方式大都十分消耗水资源,不能够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导致其经济效应过高,使用不方便,实用性不强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冷式冷凝机组用水循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焊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储水箱,所述第二储水箱的底部焊接有导流板,所述底座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储水箱,所述第一储水箱的两侧焊接有水管,所述水管远离第一储水箱的一端与第二储水箱焊接,所述水管的中间安装有与侧板固定连接的水泵,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圈螺纹套设有螺管,所述螺管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螺管的一端铰接有与侧板滑动连接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机组,所述升降板的顶部焊接有穿过导流板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升降板的一端焊接有水塞。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通过螺栓与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双轴电机通过螺栓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通过螺栓与侧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套设有滑块,所述升降板的两端与滑块焊接,所述滑槽与滑块的横截面为T型。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底座和第一储水箱的顶部均开设有通水孔,所述活动杆的外圈套设有一端与导流板焊接的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导流板的一端与升降板的顶部焊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双轴电机、螺杆、螺管、连接杆、升降板、水塞、活动杆、水泵和万向轮等结构,其中通过控制双轴电机能够控制螺杆的转动,螺杆转动能够控制螺管的运动进而控制连接杆的运动,通过连接杆控制升降板的运动,进而能够通过活动杆控制水塞的运动,控制第二储水箱内水的流出,而水泵能够将第一储水箱内的水经过水管运输到第二储水箱内,通过万向轮能够控制装置整体性的运动。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能够快速的对机组进行冷却,同时避免的水资源的浪费,能够循环利用,使用简单,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冷式冷凝机组用水循环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冷式冷凝机组用水循环装置的冷却工作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泰尔制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泰尔制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69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