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挡风结构、前端冷却模块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6039.5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3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胥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汽车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B60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晓桐;李健 |
地址: | 511455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风 结构 前端 冷却 模块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挡风结构、前端冷却模块及车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风结构包括散热器(1)以及对应设置在所述散热器(1)两侧的两个挡风单元,所述挡风单元的前端设置为能够抵接于车身内壁以在所述散热器(1)和所述车身内壁之间形成隔挡,每个所述挡风单元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挡风单元(2)和下挡风单元(3),每个挡风单元的上挡风单元(2)和下挡风单元(3)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车身横梁的凹槽(4)。本实用新型的挡风结构对散热器两侧的热风回流进行有效隔挡,防止热风从两侧回流到冷却模块的前端,保证冷凝器的热量能够被带走,有效解决了冷凝器前热空气回流导致冷凝器换热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升冷凝器的换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挡风结构、前端冷却模块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的前端冷却模块包含冷凝器、散热器、冷却风扇和设置在散热器的上、下挡风板等。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车辆前方的风被冷却风扇吸入发动机仓内,由于这部分风通过冷却模块后,吸收了冷却模块散发出的大量热量,温度较环境温度大幅提高。这部分热风会通过冷却模块上下两端及左右两侧的空隙再次返回到冷却模块前,从而再次被吸入用于冷却,但是由于这部分热风温度较高,无法与冷凝器进行换热,使得冷凝器的热量无法被带走,导致冷凝器的换热性能下降。而现有的前端冷却模块上仅设置上挡风板和下挡风板,因此无法全面实现挡风效果,影响冷凝器的换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防止冷凝器前热空气回流导致冷凝器换热效率低下的问题,有效提升冷凝器换热性能的挡风结构、前端冷却模块及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挡风结构,所述挡风结构包括散热器以及对应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两侧的两个挡风单元,所述挡风单元的前端设置为能够抵接于车身内壁以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车身内壁之间形成隔挡,每个所述挡风单元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挡风单元和下挡风单元,每个所述挡风单元的所述上挡风单元和所述下挡风单元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车身横梁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上挡风单元和所述下挡风单元分别采用双料注塑成型,所述上挡风单元和所述下挡风单元分别包括硬塑料部和包设在所述硬塑料部外边缘的软塑料部。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上设有沿所述散热器向外延伸的安装部,所述上挡风单元和所述下挡风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
可选地,所述上挡风单元、所述下挡风单元与所述散热器之间通过卡接和/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上挡风单元和所述下挡风单元分别卡接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挡风单元和所述散热器中的一者设有卡槽,所述挡风单元和所述散热器中的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扣。
可选地,所述卡扣包括沿所述挡风单元向外延伸的卡勾和止挡部,所述卡勾和所述止挡部设置为能够分别抵接于所述卡槽所在的前后壁面。
可选地,所述上挡风单元和所述下挡风单元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散热器,所述挡风单元和所述散热器中的一者设有通孔,所述挡风单元和所述散热器中的另一者设有螺母,所述挡风结构包括能够穿设所述通孔并固定于所述螺母的紧固件。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具有安装所述挡风单元的安装面,所述挡风单元设置为垂直于所述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前端冷却模块,包括上述任意方案所述的挡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和设置在所述车身内部的上述任意方案所述的前端冷却模块,所述的前端冷却模块中所述挡风单元的前端抵接于所述车身内壁,所述车身上设有车身横梁,所述车身横梁容纳在两个所述挡风单元的所述凹槽中。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风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汽车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汽车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6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