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点火针及采用该点火针的燃烧器以及壁挂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3600.4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4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许成骅;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世热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Q3/00 | 分类号: | F23Q3/00;F23D14/46;F24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刘兴鹏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火 采用 燃烧 以及 壁挂炉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点火针及采用该点火针的燃烧器和壁挂炉。其中,点火针包括本体(100)以及保护罩(200),所述本体(100)具有点火针主体(110)和自所述点火针主体顶部延伸而出的一对点火电极(120),所述保护罩(200)设置在所述点火针主体(110)顶部且具有容置所述点火电极(120)的空腔,所述保护罩(200)的顶面(210)和与所述顶面相对的底面(220)开设有一对贯通所述保护罩的窗口(211、221),容置于所述保护罩的空腔内的所述点火电极的点火端(121、122)暴露于这一对所述窗口(211、221)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点火针及采用该点火针的燃烧器和壁挂炉。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的燃气壁挂炉多采用脉冲点火的方式点燃燃气,通过升压电路,将低压转化为10到15KV的高电压,每秒产生3-5个火花。从一个火花点扩散至全可燃区域约为0.3秒的时间。点火时,点火针上点火电极的点火端产生瞬间高电势,击穿点火孔附近的金属件空气产生电离,从而点燃从燃气孔喷出的燃气。
目前,市场上的壁挂炉多采用部分预混空气与燃气的方式进行燃烧,混合气体从燃烧器的焰孔中喷射而出,具有一定的燃气二次压,且流速较快。在极寒地区,由于低温影响,混合燃气喷出时的高流速常常将裸露在外的点火针火花吹灭造成点火失败。
此外,在极寒地区,由于进水温度非常低,还容易在燃烧腔内产生冷凝水,滴落的冷凝水会堵塞焰孔,进而造成点火失败。同时,多次点火失败在造成燃气损耗的同时,也会使得局部燃气浓度过高产生爆燃问题,存在安全隐患。综上所述,需要对现有的燃气壁挂炉点火针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增强壁挂炉产品的一次点火成功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点火针,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点火针,包括本体以及保护罩,所述本体具有点火针主体和自所述点火针主体顶部延伸而出的一对点火电极,所述保护罩设置在所述点火针主体顶部且具有容置所述点火电极的空腔,所述保护罩的顶面和与所述顶面相对的底面开设有一对贯通所述保护罩的窗口,使得容置于所述保护罩的空腔内的所述点火电极的点火端暴露于两个所述窗口中。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窗口为矩形,该矩形的长度为8~10mm,宽度为2~3mm。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罩采用陶瓷材料。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罩的底面还设置有若干洞孔。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洞孔的直径为1~1.5mm。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洞孔之间的间距为3~4mm。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点火针主体与所述保护罩一体成型设置。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点火电极的点火端向平行于保护罩顶面的方向弯折并彼此靠近但不相接触,两个所述点火端之间的延长线的夹角为30度。
本申请同时公开了一种燃烧器,所述燃烧器采用前述的点火针。
本申请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壁挂炉,该壁挂炉采用如前所述的燃烧器。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前述和其它方面将通过下面参照附图所做的详细介绍而被更完整地理解和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点火针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其它角度观察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世热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博世热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36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型蒸汽发生装置
- 下一篇:粉尘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