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运输辊式货物的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3548.2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5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罗曼·亚历山大罗维奇·萨武斯基;阿莱克西·米哈伊洛维奇·索科洛夫;安娜·米哈伊洛维奇·奥洛瓦;丹尼斯·弗拉基米罗维奇·舍甫琴科;安德烈·亚历山大罗维奇·库洛夫;安东·弗拉基米罗维奇·戈尔巴坚科;弗拉迪斯拉夫·格奥尔基耶维奇·佩雷特托夫;阿莱克西·安德烈耶维奇·迈申科夫;谢尔盖·阿纳托利耶维奇·布鲁索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路1520IP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B65D90/02;B65D9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塞浦路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运输 货物 集装箱 | ||
一种用于运输辊式货物的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被设置成包括纵梁(2)和横梁(3)、侧壁(4)和端壁(5)的梁框架形式的框架(1),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位置锁定部件(6)。位于所述位置锁定部件(6)之间的区域中的框架(1)的中央部分(7)包括两根中央纵向支撑梁(8)以及两根外侧纵向支撑梁(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提高了用于运输辊式货物的集装箱的结构鲁棒性,而集装箱的尺寸仍在允许的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输辊式货物的集装箱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运输辊式货物的集装箱是已知的,此类集装箱包括被形成为包括纵梁和横梁、侧壁和端壁的框架结构,以及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的位置锁定部件(参考DE102016121970A1,IPC B65D19/00,公开于2017年6月14日.)。该可拆卸集装箱被认为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在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其内在的技术问题在于其结构鲁棒性不足。该技术问题是由于集装箱框架没有加固的中央部分所造成的。这导致了这样一个事实,即集装箱的结构鲁棒性可能不足以运输重型辊式货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高用于运输辊式货物的集装箱的结构鲁棒性,而集装箱尺寸仍在允许的范围内。
该技术目的通过一种用于运输辊式货物的集装箱来实现,所述集装箱包括被形成为包括纵梁和横梁、侧壁和端壁的梁框架的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的位置锁定部件,其中,位于所述位置锁定部件之间的区域中的框架的中央部分包括刚性地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梁的中央支撑梁以及外侧支撑梁。
由于框架的中央部分位于所述位置锁定部件之间的区域内,具有与框架的横梁刚性连接的两根中央以及两根外侧纵向支撑梁,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集装箱的结构更加坚固。
在该结构的最优选实施方式中,最外侧横梁的纵向垂直对称面之间的距离为3,000-5,958mm。该范围是最佳的,因为在距离小于3,000mm的情况下,由于从所述最外侧横向框架梁到所述框架的最外侧部分的距离太大而不能提供必要的结构鲁棒性,而在距离大于5,958mm的情况下,所述框架结构则超出了集装箱长度的最大允许极限。所述距离的最优选值为4,746mm。
此外,连接到中央部分的纵向支撑梁的横向框架梁的纵向垂直对称平面之间的距离为300-1,150mm。该范围是最佳的,因为距离小于300mm不能提供必要的结构鲁棒性,而在距离大于1,150mm的情况下,所述框架结构超出了集装箱长度的最大允许极限。所述距离的最优选值为550mm。
框架中央部分的两根中央纵向支撑梁的纵向垂直对称平面之间的距离为50-550mm。所述范围是最佳的,因为当距离小于50mm时,则两根中央纵向支撑梁将合并为一个,这将降低鲁棒性;而当距离大于550mm时,则框架的中央部分将出现偏转,这同样会对结构的鲁棒性造成负面影响。该距离的最优选值为130mm。
所述框架的中央部分的两根外侧纵向支撑梁的纵向垂直对称平面之间的距离为600-2,338mm。该范围是最佳的,因为在距离小于660mm的情况下,由于中央部分的外侧纵向支撑梁距离框架的最外侧部位置太远而降低结构鲁棒性,而距离大于2,338mm时,集装箱的宽度将超过集装箱宽度的允许限制。该距离的最优选值为760mm。
此外,为了提高鲁棒性,所述纵向支撑梁可以由槽钢、工形梁、箱型材以及这些型材的组合构成。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的鲁棒性,还可以在所述框架的中央部分的纵向支撑梁之间安装中间加固部件。这些中间加固部件可以形成为,例如作为两根竖直肋以及将该肋与纵向支撑梁连接的隔板。为了提高结构的鲁棒性,还可以在框架的中央部分的纵向支撑梁和框架的横梁之间安装加固角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路1520IP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铁路1520IP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35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细胞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防设备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