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盆体外导板定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2877.5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1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郑煜;彭春雷;张轶成;张志忠;赵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煜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许振强 |
地址: | 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盆 体外 导板 定位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盆体外导板定位器,包括基块和与基块对合的盖板,所述基块与盖板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盖板与基块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均两端均开口设置,盖板与基块贴合时,每个第一凹槽均与对应的第二凹槽拼合形成与克氏针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基块内贯穿设有与克氏针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呈一夹角;所述盖板和基块通过固定件连接并通过固定件对克氏针进行夹紧,具有降低了手术费用且提高了置钉精确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盆体外导板定位器。
背景技术
骨盆骨折时,行经皮微创置入通道螺钉治疗为未来一大趋势。现有的置钉技术可通过手术机器人(如达芬奇机器人)精准置钉,但价格昂贵,设备动辄千万元,广大基层医院无法承担,或者通过手术操作者的经验及手感置钉,存在误差和放射线暴露,同时学习曲线较长,手术一旦出现偏差,风险极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了费用且提高了置钉精确度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骨盆体外导板定位器,包括基块和与基块对合的盖板,所述基块与盖板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盖板与基块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均两端均开口设置,盖板与基块贴合时,每个第一凹槽均与对应的第二凹槽拼合形成与克氏针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基块内贯穿设有与克氏针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呈一夹角;所述盖板和基块通过固定件连接并通过固定件对克氏针进行夹紧。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固定件包括螺钉和与螺钉配合的螺母,所述螺钉的螺帽端贯穿盖板与基块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于螺钉远离螺帽端。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螺母为蝶形螺母。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螺钉和蝶形螺母均设有两个并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两个所述螺钉沿第一通孔的轴向排布。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夹角为15°。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基块和/或盖板呈长方体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在使用时,将盖板与基块拼合在一起,使得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拼合形成第一通孔,然后分别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向患者的髂骨翼内外板之间打入克氏针两枚,使得克氏针至少进入髂骨内3cm,基块距离皮肤约2-3cm,旋转蝶形螺母,使得盖板与基块相向移动,以将克氏针夹紧,由于两枚克氏针随着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位置关系呈15°夹角,所以两枚克氏针与定位器形成一个稳定的空间关系,即相当于骨盆骨性结构在体外的延伸,不会随患者的体位变化而发生位移,此时患者携带该定位器做CT及三维重建,由于基块呈长方体设置,所以棱角分明、CT下辨识度较高,所以设计体外导板时,以该定位器为体外附着点,将导板通过3D打印成形后,将导板固定于体外的定位器上,这样在术中可实现精准的经皮穿刺,导针植入,这样不仅提高了植入导针的精确度,还降低了手术费用。
2、蝶形螺母的设置,更便于转动蝶形螺母,使得盖板和基块靠近将克氏针夹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煜,未经郑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2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瓢虫成虫的分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三辊卷板机的辅助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