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拆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2876.0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7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飞;何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6 | 分类号: | B28B13/06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拆模装置,包括框架,支腿和拉杆,框架上设置有模具边卡,支腿固定在框架上,支腿上设置有档杆,拉杆与框架两侧铰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能够在保证成型混凝土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脱模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拆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民用、市政等建筑领域蓬勃发展,预制结构被广泛应用,为确保工期要求,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一定要高。
混凝土预制墙板在模具中成型之后,模板拆除是预制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工序,模板的拆除不单单影响到施工进度,拆除方式不对还会影响预制墙板的质量。传统的拆除方法是用人力将模具放到支好的木方上,模具边与木方重叠,使构件与模具分离,但是这样容易造成成品的损坏,出现成品粘连或掉角的情况,影响成品的质量,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造成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拆模效果好的便携拆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拆模装置,包括框架,支腿和拉杆,框架上设置有模具边卡,支腿固定在框架上,支腿上设置有档杆,拉杆与框架两侧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拆模变得简单、方便,不用使用多余的人工和辅助设备即可达到拆模目的,拆模效率高,而且本装置能够多次循环使用,利用率高。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优选方案是:
框架的边一、边二、边三的中部分别设置有模具边卡,每个模具边卡与各自所在的框架边之间形成卡槽。
支腿包括短支腿和长支腿,短支腿的底部与框架固定,长支腿的中部与框架固定。
拉杆为U型结构,拉杆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旋转套,旋转套通过设置在框架两侧的固定轴与框架铰接。
短支腿的高度与模具的厚度相等,短支腿的高度是长支腿高度的一半。
短支腿和长支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档杆,短支腿的档杆置于拉杆的上方。
框架大小与模具大小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效果图;
图中:模具边卡1;长支腿2;档杆3;旋转套4;拉杆5;连接部501;手握部502;短支腿6;框架7;边一701;边二702;边三703;边四704;固定轴8;模具9;模具飞沿901;卡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拆模装置,由框架7,支腿和拉杆5组成,框架7是由角钢焊接而成的方形结构,框架7的边一701、边二702、边三703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模具边卡1,模具边卡1由角钢制成,每个模具边卡1的底边与其所在框架7边的底边之间的空隙为槽10,槽10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模具飞沿901的高度,每个模具边卡1长度占各自所在边长的三分之一。
支腿由两个短支腿6和两个长支腿2组成,短支腿6的高度与模具9的厚度相等,短支腿6的高度是长支腿2高度的一半。四个支腿各对应框架7的一个角,其中两个长支腿2的中部分别与框架7边一701两端的两个角对应焊接,两个短支腿6的底部分别与边四704两端的两个角对应焊接,即框架7倾斜焊接在长支腿2与短支腿6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2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木飘窗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