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市政、公路工程预制混凝土平口管道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2835.1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1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袁星;马文爽;于庭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4 | 分类号: | B66C1/24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市政 公路工程 预制 混凝土 管道 安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市政、公路工程预制混凝土平口管道安装装置,包括主体杆件,主体杆件为U型结构,主体杆件上设置有配重块和吊耳。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平口管道的精准安装,安装完成后直接撤出吊装装置,管道不会在发生移位,提高了管道安装的精度,以及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市政、公路工程预制混凝土平口管道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标准图集06MS201预制混凝土平口管道下方为混凝土基础,传统预制混凝土平口管(水平方向)安装采用起重设备+两端吊带等安装方法施工,针对预制混凝土平口管采用两端起吊的方法时,吊带被压到管道下不易抽出,即便抽出,管道也不在原来的位置或设计位置,同时也不能保证两根管道管口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需要反复调整,调整难度很大,可能出现挤压手指等安全问题,且无更好的保护措施,该方法施工不仅效率低,而且无法保证安装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高安装质量,降低工作强度的市政、公路工程预制混凝土平口管道安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公路工程预制混凝土平口管道安装装置,包括主体杆件,主体杆件为U型结构,主体杆件上设置有配重块和吊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保证了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缩短施工工期,节省工程成本,同时又能提高预制混凝土管排水管道的安装质量。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优选方案是:
主体杆件的顶部长杆设置有配重块和吊耳,主体杆件的下部短杆的端部设置为倾斜端面。
配重块置于长杆的左端,长杆的中部设置有耳座,吊耳通过销轴与耳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主体杆件1;长杆101;短杆102;凹槽103;耳座2;固定孔201;吊耳3;配重块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市政、公路工程预制混凝土平口管道安装装置,包括主体杆件1,主体杆件1为中部带凹槽103的U型结构,主体杆件1顶部的长杆101上设置有配重块4和吊耳3,配重块4置于长杆的左端,防止吊装管道时主体杆件1发生偏移。
主体杆件1顶部长杆的中部设置有耳座2,耳座2上设置有固定孔201,吊耳3通过销轴与固定孔201配合与耳座2固定。
主体杆件1下部的短杆102的左端端面为倾斜端面。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如图2所示,
1)吊车在指定位置就位后,将主体杆件1的吊耳3与吊车吊具连接。
2)将主体杆件1吊移至待安装管道附近,施工人员将主体杆件1对准管道管壁推入,使管壁正好卡在凹槽103处。
3)管道就位后吊起并移动至指定安装位置,施工人员对管道口经行精准校对并固定,完成预制混凝土管道安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吊车吊钩与主体杆件1上的吊耳3相连后吊起并移动预制管道,配合人工控制预制管道的安装位置,实现预制混凝土管道的精准安装。本实用新型既能够预制混凝土平口管道的安装效率,又能保证管道安装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并不局限于此,所有涉及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对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提出的等效变化或替换,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28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线管内壁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