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暖热水传输管道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1707.5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0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冯太祎;汪海洋;吕大为;杨耀峰;门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东盛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9/00;F24D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暖 热水 传输 管道 加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暖热水传输管道加强结构,涉及供暖运输的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套设在加强板周侧的减震抵板,所述减震抵板连接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一端与减震抵板抵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撑杆连接以将减震弹簧抵接在所述减震抵板上,所述固定支撑杆下方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支撑杆可拆卸连接。减震弹簧通过固定支撑杆低接在减震抵板上,减震抵板固定套接在加强板上,这样供暖热水传输管道在震动时可将震动传递给减震抵板上,由于减震抵板被减震弹簧抵紧,故减震机构可对供暖热水传输管道进行减震作用,以减少供暖热水传输管道的震动,进而提高供暖热水传输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运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供暖热水传输管道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冬季采暖是人们普遍的生活需求,而采暖则需要用到供暖装置,它被广泛应用在包括公园、办公楼、酒店、餐馆、民房在内的许多场合。
在我国现有的供暖方式中,供暖装置普遍采用的是燃气、燃煤壁挂炉采暖方式,其运行成本低,但存在污染环境、安全可靠性低、供暖效率低下等问题。还有部分供暖装置采用的是分散式家庭空调采暖方式或者电采暖方式进行供暖,分散式家庭空调存 在能耗高的问题,而电采暖虽然避免了环境污染问题,但加热效率低,且电热管长期在高温状态下会老化,安全性较低,能耗较高。参照图2,此外,还有供暖装置采用的是利用热流体进行供暖,在供暖过程中需要通过供暖热水传输管道15进行运输热流体。
现有技术中的为了实现热流体在供暖热水传输管道15中循环,于是在供暖热水传输管道15中连通有高压循环水泵17,高压循环水泵17与两端的供暖热水传输管道15设置呈U型,高压循环水泵17两端的供暖热水传输管道15一端与高压循环水泵17连通,另一端焊接有第一法兰盘,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法兰盘的端面连接有加强板2,加强板2的端面焊接有第三法兰盘,第三法兰盘螺栓连接有第四法兰盘,第四法兰盘与横向供暖热水传输管道15焊接,其中通过加强板2上连接有阀门18,以调节供暖热水传输管道15中的热流体流量。
由于阀门18在调节流量时,供暖热水传输管道15内的压力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供暖热水传输管道15发生震动,易对供暖热水传输管道15的寿命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暖热水传输管道加强结构,以降低调节流量时供暖热水传输管道发生的震动作用,进而提高供暖热水传输管道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供暖热水传输管道加强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加强板周侧的减震抵板,所述减震抵板连接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一端与减震抵板抵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撑杆连接以将减震弹簧抵接在所述减震抵板上,所述固定支撑杆下方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支撑杆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弹簧通过固定支撑杆低接在减震抵板上,减震抵板固定套接在加强板上,这样供暖热水传输管道在震动时可将震动传递给减震抵板上,由于减震抵板被减震弹簧抵紧,故减震机构可对供暖热水传输管道进行减震作用,以减少供暖热水传输管道的震动,进而提高供暖热水传输管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抵板呈矩形立方体状,所述述减震机构对称抵接在所述减震抵板的周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抵板呈矩形立方体状一方面方便减震弹簧抵接在减震抵板上,另一方面减震机构对称设置,可有效的减小暖热水传输管道的震动,进而提高暖热水传输管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所述固定板平行于加强板的端侧设置,且所述固定板与固定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侧壁抵接,另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东盛热电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东盛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17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车组单轴加速度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杯体保温冷却可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