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窗锁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1237.2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4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肖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5/00;E05B15/00;E05B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丞瀚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0 | 代理人: | 白月霞 |
地址: | 213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把手 隐藏 门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隐藏把手的门窗锁,包括:把手组件、锁舌组件以及外壳,把手组件包括:旋转手柄和隐藏部,旋转手柄设有安装腔,隐藏部设置在安装腔底部,隐藏部与锁舌组件固定后安装在外壳内部;隐藏部用于控制旋转手柄与外壳的相对位置,旋转手柄还设有锁芯,锁芯固定在安装腔内部并位于隐藏部上方,锁芯底部与隐藏部卡接;当将旋转手柄按压至外壳内隐藏时,隐藏部将锁芯调整为锁紧状态;当锁芯为解锁状态时,隐藏部将旋转手柄部分弹出外壳外。本技术方案通过旋转手柄和隐藏部实现了将旋转手柄隐藏的目的,解决了现有门锁把手不可隐藏、易被损坏或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锁定装置,特别是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窗锁。
背景技术
门锁就是用来把门锁住以防止他人打开这个门的设备,门锁的分类很多,在各个场合对门锁的要求不一样,目前市面上的门锁基本带有把手,把手的作用是在开门时使使用者有着力点,从而通过拧动把手将门打开,但是这种把手存在一种问题,就是经常容易受到外力碰撞而导致损坏,或把手表面受到刮擦影响整体外观,甚至受到过大的外力而导致把手掉落或者把手与门锁的连接出现问题,导致把手无法打开门锁,同时露在外部的把手经常碰撞到跑动玩耍的小孩、低头捡东西的人等,对没有意识去防备的人群造成一定生理上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出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窗锁的新的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隐藏把手的门窗锁,包括:把手组件、锁舌组件以及外壳,把手组件包括:旋转手柄和隐藏部,旋转手柄设有安装腔,隐藏部设置在安装腔底部,隐藏部与锁舌组件固定后安装在外壳内部;隐藏部用于控制旋转手柄与外壳的相对位置。
其中,旋转手柄设有锁芯,锁芯固定在安装腔内部并位于隐藏部上方,锁芯底部与隐藏部卡接;当将旋转手柄按压至外壳内隐藏时,隐藏部将锁芯调整为锁紧状态;当锁芯为解锁状态时,隐藏部将旋转手柄部分弹出外壳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锁舌组件包括锁舌和调节部,外壳底部设有安装孔,调节部固定在外壳内部,调节部通过安装孔伸出外壳后与锁舌连接固定;调节部用于调节锁舌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包括固定套筒和固定面板,固定套筒与固定面板为一体成型,固定面板用于将外壳与门板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节部包括调节筒、调节套筒、定位销、调节弹簧以及安装支架,调节筒包括用于安装把手组件的把手腔和弹簧腔;把手腔用于安装把手组件;弹簧腔设置在把手腔底部,弹簧腔远离把手腔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弹簧腔侧壁上设有限位槽;调节套筒套装于弹簧腔外部,调节弹簧设置于弹簧腔内,安装支架其中一端与调节弹簧接触,安装支架与调节弹簧接触一端设有调节限位孔,定位销同时穿过限位槽和调节限位孔;调节套筒与外壳固定装配,形成“L”形槽,“L”形槽用于限定定位销的移动路径;安装支架远离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锁舌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腔设置为上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靠近安装腔底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固定限位孔;把手腔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固定限位孔;隐藏部设有弹性伸缩块,弹性伸缩块固定在安装腔内底部,锁芯卡接固定在弹性伸缩块顶部;锁芯用于控制弹性伸缩块的伸缩状态;安装腔外底部与把手腔内底部之间设有顶出弹簧;安装腔外侧壁上设有定位突起,把手腔对应处设有定位槽,定位突起将旋转手柄固定在定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伸缩块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复位弹簧,第一限位块设有插销、卡座和复位斜块,第二限位块与第一限位块采用相同结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相对设置,复位弹簧的两端同时套装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插销上,卡座卡接固定在第一固定限位孔上;锁芯底部设有拨块,拨块用于拨动复位斜块以使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相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1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导轨减震连接装置
- 下一篇:悬架臂的安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