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套管的冲压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40780.0 | 申请日: | 2020-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0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泉;李学军;刘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博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37/10;B21D43/00;B21D37/12;B21D37/14;B21D4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岩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9 | 代理人: | 王玉鹏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套管 冲压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套管的冲压成型装置,包括呈上下相对平行布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和下模座的相对面上分别连接有上夹板和下模板,上夹板朝下活动连接有卸料板,下模板朝上固定突出设有成型凹模,上夹板朝下固定设有成型凸模,卸料板和下模板之间活动设有成型轴心固定座,成型轴心移动布置于成型凸模与成型凹模之间。本实用新型,将汽车套管配件的圈圆、咬合、整形、三序成合在一台模具上,工序集中可以减少人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并且避免半成品的周转和漏工序发生,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套管的冲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汽车套管配件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冲压设备对待加工的原件依次进行滚边,倒角,成型,圈圆,咬合,整形等工序,各个工序之间需要加工设备依次连接,因此现有的套管成型设备,普遍存在加工步骤多,需要的设备种类多,操作复杂等问题,大幅延长了生产周期,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由于工序繁多,难免会出现周转漏序的发生,对产品品质和精度也造成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可以整合汽车套管配件生产流程的新型冲压模具,能够减少工序数目,简化生产流程,有效提高套管配件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汽车套管配件冲压成型设备工序繁多,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套管的冲压成型装置,包括呈上下相对平行布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冲压机连接并驱动所述上模座上下移动,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的相对面上分别连接有上夹板和下模板,所述上夹板朝下活动连接有卸料板,所述下模板朝上固定突出设有成型凹模固定座,所述成型凹模固定座上固定设有成型凹模,所述卸料板向下突出连接设有平衡块,所述上夹板朝下固定设有成型凸模,且所述成型凸模和成型凹模之间形成容纳工件放置并加工成型的空间,所述卸料板与上模座之间通过氮气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卸料板和下模板之间活动设有成型轴心固定座,所述成型轴心固定座上通过推杆连接有成型轴心,所述推杆由气缸驱动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成型轴心通过连接于所述下模板上的弹簧竖直移动布置于所述成型凸模与所述成型凹模之间,所述成型凸模与所述成型凹模相互对接的外形与所述成型轴心的外形适配,且所述成型凸模、成型凹模和成型轴心的竖直位置相互对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成型凹模固定座朝上一体成型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具有两个并分别左右对称布置于所述成型凹模固定座的顶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模座和上夹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平行布置有上垫板,所述卸料板通过等高螺丝依次与所述上模座、上垫板和上夹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和下模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平行布置有下垫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模座的边缘朝下设有卸料板导柱,所述卸料板导柱穿设于所述卸料板,所述卸料板沿所述卸料板导柱上下移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成型凸模与上夹板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成型凹模固定座与下模板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成型凹模与成型凹模固定座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成型凹模固定座上沿水平方向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穿设于所述成型轴心固定座,所述成型轴心固定座通过沿所述导柱与所述成型凹模固定座滑动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下模板朝上设有竖直的外导柱,所述外导柱穿设于所述上模座,所述上模座沿所述外导柱上下移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相对布置,且两个限位柱之间的水平位置重合。
本实用新型,将汽车套管配件的圈圆、咬合、整形、三序成合在一台模具上,工序集中可以减少人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并且避免半成品的周转和漏工序发生,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博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博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0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丙烯酸样品盛放装置
- 下一篇:异径同心降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