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悬浮颗粒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8078.0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1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文;曾玲;彭典华;周孙林;孟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利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悬浮 颗粒 收集 | ||
1.一种水体悬浮颗粒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壳体机构(1)、收集机构(2)、驱动机构(3)和电源(4);其中:所述的收集机构(2)、驱动机构(3)和电源(4)均设置在所述壳体机构(1)中,所述收集机构(2)通过所述电源(4)供电,用于收集水体悬浮颗粒;所述驱动机构(3)通过所述电源(4)供电,用于在水面驱动游走;
所述收集机构(2)包括控制模块(21)和收集模块(22),控制模块(21)通过电信号控制收集模块(22)进行收集;
所述控制模块(21)包括信号接收与发射器(211)、信号处理器(212)、信号转换器(213)、第一中心处理器(214)、第二中心处理器(215)、数据存储器(216)、气压检测器(217)、气压信号传输器(218)和气压信号转换器(219);基站与所述信号接收与发射器(211)无线连接,所述信号接收与发射器(211)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器(2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212)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转换器(21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转换器(21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中心处理器(2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中心处理器(21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中心处理器(2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中心处理器(215)的输出端与所述收集模块(22)电性连接,所述气压检测器(217)设置在所述收集模块(22)上,所述气压检测器(217)的输出端与所述气压信号传输器(21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气压信号传输器(218)的输出端与所述气压信号转换器(2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气压信号转换器(219)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器(2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悬浮颗粒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机构(1)包括外壳(11)、底盘(12)和螺旋桨固定器(13),所述外壳(11)与所述底盘(12)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桨固定器(13)设置在所述底盘(12)下表面的后端,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螺旋桨固定器(1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体悬浮颗粒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固定器(13)的数量为2,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底盘(12)下表面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体悬浮颗粒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模块(22)包括真空泵(221)、多向阀门(222)、滤网(223)、半透膜(224)、浸水槽(225)、真空作用槽(226)和止水膨胀泡沫(227);所述第二中心处理器(215)的输出端与所述真空泵(221)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真空泵(221)通过所述多向阀门(222)与所述真空作用槽(226)建立连接,所述多向阀门(222)通过第二中心处理器(215)控制,所述浸水槽(225)设置在真空作用槽(226)下方,在所述的浸水槽(225)与真空作用槽(226)之间设置有止水膨胀泡沫(227),在所述浸水槽(225)前端依次设置有所述的滤网(223)和半透膜(2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体悬浮颗粒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与所述浸水槽(225)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隔板(111),所述隔板(111)控制所述浸水槽(225)与外界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体悬浮颗粒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水槽(225)与真空作用槽(226)均设置有若干,且任意一个所述的浸水槽(225)与真空作用槽(226)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止水膨胀泡沫(2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体悬浮颗粒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转向器(31)、螺旋桨(32),所述转向器(31)设置在所述底盘(12)下表面的前端,所述螺旋桨(32)设置在螺旋桨固定器(13)中,所述的信号处理器(212)控制所述转向器(31)和螺旋桨(32)运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体悬浮颗粒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4)为蓄电池,为所述的真空泵(221)、转向器(31)和螺旋桨(32)提供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利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利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80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近光灯的光学元件、近光照明装置、车灯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