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可调节式预应力锚索卸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38065.3 | 申请日: | 2020-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3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龙;江怡;江嘉伦;冯展;江超瑜;毛善根;朱福祥;丁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固邦建筑特种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4G23/08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调节 预应力 锚索卸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可调节式预应力锚索卸锚装置,包括地基、锚索,锚索的一端深入于地层中,另一端通过位于地基外的工作锚张拉固定,地基上安装有两台千斤顶,且千斤顶的上方安装有钢梁,钢梁的正中心开设有供锚索穿插的通孔,且位于通孔上的钢梁上安装有工具锚,工具锚与锚索锁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在千斤顶顶部设置钢梁,在钢梁上设置工具锚,克服了锚索受力不均的缺点;2)、以手摇式千斤顶代替自动油泵式千斤顶,提高了施工可控性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动可调节式预应力锚索卸锚装置。
背景技术
预应力锚索诞生以来以其力学性能优异、施工方便、加固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在公路、铁路、水利、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预应力锚索以其可调节预应力并可反复张拉的优点应用到倾斜建筑物纠偏加固工程中。其原理是:通过对穿越既有建筑物筏板或地梁钻孔深入到地基土中,将深入坚硬地层的下部分段作为锚固段,上部分段作为自由段,再在筏板或地梁设置锚头,对锚索进行预应力张拉并锚固以提供促沉压力,基础下沉后反复张拉以达到建筑纠偏的目的。
预应力锚索由多根钢绞线所组成,进行初次张拉前,锚索自由段往往因重力作用而呈弯曲状态,且弯曲幅度不一致,对锚索进行初次张拉后,难免出现钢绞线受力不均的现象,造成部分钢绞线处于绷紧状态,而另外一部分钢绞线仍处于弯曲状态,如继续张拉可能出现锚索拉断或锚固段被拔出的风险,此时就需要对已张拉锚索采用卸锚装置进行卸锚重新调整后进行张拉。如附图1所示,传统的卸锚装置是由三根钢筋加一根钢圈焊接加工而成,在卸锚的过程中卸锚装置使千斤顶与工作锚夹片隔离,千斤顶加压后锚索向上产生位移,而工作锚向下位移,从而使夹片脱离工作锚,达到卸锚目的。但传统卸锚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焊接加工的三根钢筋在卸锚力过大时容易产生较大变形,且易产生受力不均,造成部分夹片不能与工作锚分离引起卸锚失败,耗费大量时间重新卸锚;2)、当卸锚力过大时,锚索可能拉断破坏,锚索失去使用价值;3)、由于所需卸锚力较大,所需配置的千斤顶往往需油泵式,千斤顶笨重不易移动,且千斤顶需穿越锚索,造成施工成本高、效率低。因此,传统卸锚装置存在一定技术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手动可调节式预应力锚索卸锚装置,解决传统卸锚装置变形过大且受力不均造成卸锚失败的问题,且克服卸锚时锚索受力不均而使钢绞线拉断的问题及传统卸锚装置所需千斤顶笨重而导致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动可调节式预应力锚索卸锚装置,包括地基、锚索,所述锚索的一端深入于地层中,另一端通过位于地基外的工作锚张拉固定,所述地基上安装有两台千斤顶,且所述千斤顶的上方安装有钢梁,所述钢梁的正中心开设有供锚索穿插的通孔,且位于所述通孔上的钢梁上安装有工具锚,所述工具锚与所述锚索锁定。
作为优选,所述千斤顶位于所述工作锚的两侧,并呈对称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钢梁水平布置在两所述千斤顶的上方,且所述钢梁所在平面与所述地基所在平面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钢梁为工字型钢,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千斤顶的上方相接触,正中心设有供锚索穿插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锚索的一端深入于地层中,其位于地层的下部分段为锚固段,上部分段为自由段,该自由段穿过所述地基所设有的钻孔,并与工作锚张拉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地基为筏板或砼地梁。
作为优选,所述千斤顶为手摇式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在千斤顶顶部设置钢梁,在钢梁上设置工具锚,克服了锚索受力不均的缺点;2)、以手摇式千斤顶代替自动油泵式千斤顶,提高了施工可控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卸锚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固邦建筑特种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固邦建筑特种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80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液体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燃气管道防水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