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扇形扩张式锚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7785.8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9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孝干;何力坚;张世炼;何思炳;冯振波;庄学平;林信恩;卢勋;赵新丰;张元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4 | 分类号: | E02D5/5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黄诗锦;蔡学俊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扇形 扩张 式锚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扇形扩张式锚桩,包括外锚管和螺纹穿设在外锚管内部的顶杆,所述外锚管的上端外侧壁固联有拉绳固定环,外锚管的下端设有空心扩大部,所述空心扩大部的内表面设有顶抵推块;所述顶杆的下端设有用于与顶抵推块相抵接以推动空心扩大部向外扩张的顶抵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利用顶杆顶推外锚管下端的空心扩大部向外扩张,形成膨胀结构,达到锚固的功能,施工方便,锚固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扇形扩张式锚桩。
背景技术:
目前,绝缘升降梯等需要拉绳的锚桩,均是采用人工锤打的方式临时设置锚桩,此种作业法设置锚桩对地形和地质要求较高,若遇上水泥地或砂砾等硬质地形,则人工极难快速设置锚桩,若遇上浮土层下带岩石的情况也无法安全快速设置锚桩,影响带电抢修进度。另外,在坚土地质设置的锚桩回收的时候,也极其困难,简易的回敲法很容易损坏锚桩本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扇形扩张式锚桩,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扇形扩张式锚桩,包括外锚管和螺纹穿设在外锚管内部的顶杆,所述外锚管的上端外侧壁固联有拉绳固定环,外锚管的下端设有空心扩大部,所述空心扩大部的内表面设有顶抵推块;所述顶杆的下端设有用于与顶抵推块相抵接以推动空心扩大部向外扩张的顶抵部。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扩大部由若干个沿外锚管的轴线呈圆周分布的扇形单片围合而成,所述扇形单片的上端与外锚管固联。
进一步的,每个扇形单排的内表面设有顶抵单块,若干个扇形单片内表面的顶抵单块围合形成顶抵推块。
进一步的,所述顶抵部呈锥形状;所述顶抵单块的内侧端设有顶抵斜面,若干个扇形单片内表面的顶抵单块的顶抵斜面围合形成用于与顶抵部相配合的锥形状顶推凹部。
进一步的,所述顶抵部与顶推凹部的锥度均为60度。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两个扇形单片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外锚管的上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顶杆的上端外壁设有用以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的上端伸出外锚管,顶杆的顶部固联有用于转动顶杆的操作圆环。
进一步的,所述拉绳固定环为长方体状,拉绳固定环上设有用于固定拉绳的连接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利用顶杆顶推外锚管下端的空心扩大部向外扩张,形成膨胀结构,达到锚固的功能,施工方便,锚固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锚管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纵向”、“ 横向”、“ 上”、“ 下”、“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77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蝶形锚桩
- 下一篇:一种物流称重测量扫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