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灶具聚能圈及锅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7620.0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2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艾穗江;刘亮;谢鹏琰;石颖青;魏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家乐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朱继超 |
地址: | 52839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灶具 聚能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灶具聚能圈及锅架结构,聚能圈包括环圈体,所述环圈体为呈上宽下窄的倒圆锥环结构,在所述环圈体下端口的内圈处设置有往上抬升的抬升环圈,所述抬升环圈为呈上窄下宽的圆锥环结构,所述抬升环圈的外侧壁与环圈体的内侧壁形成环形的积液槽。锅架结构包括锅支架和上述的灶具聚能圈。在使用时,聚能圈安装于锅支架上,环圈体的外侧壁、抬升环圈的内侧壁与锅具的底面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涡流区,能够加长燃烧烟气在聚能圈与锅具之间的空间的停留时间,提高热效率,同时抬升环圈的外侧壁与环圈体的内侧壁形成环形的积液槽能够留存从锅具中溅射的汤液,使之不流入燃烧器下部,只需取下聚能圈即可清洁汤液,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灶具聚能圈及锅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灶具为了提高燃气的使用效率一般使用圆环状的聚能圈提高燃气效率,但是现有的聚能圈没有很好的聚拢烟气的能力,使得热效率不能够进一步提高,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从锅具中溅射的汤液易落在聚能圈上,并沿着内弧面落入火盖下部,进而难以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灶具聚能圈及锅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首先,一种灶具聚能圈,包括环圈体,所述环圈体为呈上宽下窄的倒圆锥环结构,在所述环圈体下端口的内圈处设置有往上抬升的抬升环圈,所述抬升环圈为呈上窄下宽的圆锥环结构,所述抬升环圈的外侧壁与环圈体的内侧壁形成环形的积液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抬升环圈相对于水平面向上的抬升角度为在0°和20°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抬升环圈开设有多个呈上下贯通的卡口,所述卡口沿抬升环圈的径向延伸,多个卡口以抬升环圈的圆心为中心呈放射状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卡口呈条状,在所述卡口上沿的两侧均凸设有档液块,多个卡口把积液槽分隔为多个呈圆弧形的积液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口的内端延伸至抬升环圈的上端口,所述卡口的外端延伸至环圈体下端口,所述卡口呈内外贯通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口设置四个。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锅架结构,包括锅支架和上述的灶具聚能圈,所述锅支架包括呈圆环状的底架、环形均布于底架上的多个呈竖向设置的锅支脚,所述底架与环圈体同轴设置,所述锅支脚的上部连接沿底架的径向延伸的卡板块,多个所述卡板块与多个卡口一一对应卡合,在所述锅支脚的顶部连接有沿底架的径向延伸的支撑板块,所述支撑板块设置于卡板块的正上方,所述卡板块从下往上穿过卡口置于所述抬升环圈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聚能圈安装于锅支架上,环圈体的外侧壁、抬升环圈的内侧壁与锅具的底面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涡流区,能够加长燃烧烟气在聚能圈与锅具之间的空间的停留时间,提高热效率,同时抬升环圈的外侧壁与环圈体的内侧壁形成环形的积液槽能够留存从锅具中溅射的汤液,使之不流入燃烧器下部,只需取下聚能圈即可清洁汤液,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锅架结构,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聚能圈,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聚能圈,其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A;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锅支架,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家乐厨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家乐厨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7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吸式烟机悬挂结构
- 下一篇:空调室内机的面板组件和空调室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