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的气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7210.6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1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韩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昌龙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迪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气管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气管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软管、固定件,软管的第一端伸入患者的气管中,软管的第二端用于与呼吸设备连通,固定件包围在软管的周向,固定件包括含体和咬体,含体位于患者的口腔中、以支撑口腔,咬体位于患者的齿间、以保护齿间部分的软管。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气管导管的位于患者口腔外部的部分不可移动、影响手术视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在医疗手术中,经常需要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在某些手术中,在麻醉后为确保患者的安全,会使用气管导管创建一个临时性的人工呼吸通道,为固定好气管导管的位置,防止出现气管导管脱出以及不慎咬损导管影响正常换气的情况,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配合使用牙垫、胶布和寸带等医用物品来固定气管导管。但是,此种方式中气管导管的固定处均在患者的口腔外部,当需要对患者进行鼻部、口唇部或面部的手术时,会对手术医生的操作造成一定妨碍,影响手术视野,而且由于固定处不可移动,特别是在头面部手术和医疗美容手术当中,会影响医务人员对患者手术操作的判断。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管导管的位于患者口腔外部的部分不可移动、影响手术视野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气管导管,较现有技术中的气管导管其解决了气管导管的位于患者口腔外部的部分不可移动、影响手术视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的气管导管,包括:
软管,所述软管的第一端伸入患者的气管中,所述软管的第二端用于与呼吸设备连通;
包围在所述软管的周向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含体和咬体,所述含体位于患者的口腔中、以支撑口腔,所述咬体位于患者的齿间、以保护齿间部分的所述软管。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距离所述软管的第一端的位置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含体与所述软管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为20cm-23cm。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软管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含体的形状为球状或圆柱状。
优选地,所述含体为圆柱状,其外侧壁与所述软管的外侧壁之间的径向距离为1.5cm-2.5cm。
优选地,所述咬体为圆柱状,其长度为1cm-3cm。
优选地,所述含体与所述咬体由手术胶布缠绕形成。
优选地,所述含体与所述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咬体的材质为硬质材料、以支撑牙齿使齿间具有容纳所述软管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软管作为连通患者的气管与外界呼吸设备的通道,其第一端伸入并停止在患者的气管中的合理位置,其第二端与辅助患者呼吸的呼吸设备相连,软管的周向设有固定件,其中,含体部分置于患者的口腔中,压住舌面支撑口腔,在手术实施过程中,患者在全麻之后无意识的状态下,口腔无法做出动作,且不受外力时口腔趋近闭合的状态,故含体不会脱出,间接地确保了软管位置不会发生偏移,咬体可保护患者齿间部分的软管不受破损,由于并未将患者口腔外部的软管固定至不可移动的位置,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当软管的位置妨碍视野时,可直接拨动患者口腔外部的软管部分来进行位置调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气管导管的位于患者口腔外部的部分不可移动、影响手术视野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昌龙,未经韩昌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72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滴定管终点液面读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