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36363.9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8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强;许立军;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48;H01R13/652;H01R12/71;H01R13/73 |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罗宏伟 |
| 地址: | 523875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屏蔽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围的外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舌板。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接地端子以及信号端子。所述外金属壳体设有用以安装到电路板上的安装部;所述屏蔽壳体与所述接地端子相接触,所述外金属壳体与所述屏蔽壳体相接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屏蔽壳体与接地端子相接触,外金属壳体与所述屏蔽壳体相接触,提高了屏蔽效果,且不需要在屏蔽壳体上设置直接安装于电路板的安装部,节省了安装空间,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属于接插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管子以及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外金属壳体。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屏蔽效果,现有的电连接器还会设置屏蔽壳体。众所周知,屏蔽壳体与外金属壳体必须与电路板上的接地脚接触,才能实现屏蔽的目的。为此,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屏蔽壳体与外金属壳体上分别设置固定到电路板的安装部,这种设计比较复杂,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效果较好且易于安装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屏蔽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围的外金属壳体,其中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舌板,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接地端子以及信号端子,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信号端子均包括暴露在所述舌板上的接触部;所述外金属壳体设有用以安装到电路板上的安装部;所述屏蔽壳体与所述接地端子相接触,所述外金属壳体与所述屏蔽壳体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固定在所述舌板中的屏蔽片,所述屏蔽壳体与所述屏蔽片分开设置,所述屏蔽壳体与所述屏蔽片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接地端子包括第一接地端子以及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分别靠近所述舌板的两侧;所述屏蔽壳体设有嵌入成型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第一板状部以及自所述第一板状部的两侧分别延伸的第一折弯部以及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相接触,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接触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接触位置隐藏在所述绝缘本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屏蔽片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凸起部以及第二凸起部;所述屏蔽壳体设有嵌入成型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第二板状部以及自所述第二板状部的两侧分别延伸的第三折弯部以及第四折弯部,所述第二板状部沿所述绝缘本体的厚度方向凸出所述第一板状部,所述第三折弯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接触,所述第四折弯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板状部设有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隆起部,所述隆起部与所述外金属壳体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金属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焊接固定在一起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绝缘本体的筒状部,所述筒状部设有上表面,所述隆起部与所述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壳体设有遮蔽在所述上表面上的顶壁,所述顶壁与所述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安装部自所述顶壁的两侧延伸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器为Type C母端连接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屏蔽壳体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舌板的上端与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板设有安装口,所述电连接器部分安装在所述安装口中,至少部分的所述外金属壳体凸出在所述电路板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6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结构
- 下一篇:电池模组安装组件及电池模组冲击工装





